纹身师在人的身体上绘画 他的原创作品赢得粉丝称赞
正在为客人纹图案的赖振达。
古时候,人们将心中的神圣图腾刺入身体,寄托他们的信仰,称为纹身。如今,有的人习惯性将纹身与“江湖”两字挂钩,和叛逆、颓废等名词划上了等号,不过,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年轻人却为纹身赋予时尚与潮流的内涵。
1991 年出生的赖振达是本土颇有名气的纹身师,他远赴台湾学习纹身,并考取纹艺工艺技师的资格证书,对于这种疼痛的美丽,他有自己的坚持与追求。
远赴台湾学习纹身
在市区长鸿花园商铺,有一个文艺气息极浓的刺青小店,不大的店面被分成两部分,前部分墙上挂满了绘画、纹身作品,后面则是纹身工作室。赖振达就是这里的主人,他在美术方面颇有天分,从小就是学校的画画高手。一次到广州游玩时,他接触到了纹身,立刻被这种奇特的艺术吸引了,萌发了要当纹身师的念头。
为了在网上自学纹身,上初中后,赖振达就利用课余时间到酒吧打工,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之后,他更一边自学美术,一边想方设法学习纹身,2006 年和2009 年,他两次远赴台湾参加培训,凭借着深厚的兴趣及美术功底,他很快上手,并顺利考取纹艺工艺技师及高级纹身师的资格证书。
赖振达说,纹身是在人的身体上绘画,与在纸上绘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活着的艺术,是一种新的绘画体验。他把每一个纹身作品集成册,记者看到,赖振达的加V的新浪微博“刺刻纹画”上,有3400 多名粉丝,里面展示了他的大部分原创作品,风格各异,引来粉丝无数“赞”!
纹身过程要求卫生规范
创作纹身作品,在满足顾客的要求的前提下,赖振达尽量加上自己的原创理念,添加一些绘画的元素,通过色料虚实浓淡变化,使之看起来更加别致典雅,他说:“ 原创的纹身是真正的艺术,也是我的追求。”
由于纹身艺术是以刺破人体皮肤来完成的,卫生与消毒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次纹身,赖振达全程都会戴上专用手套,用来刺青的钢针为一次性使用,颜料是专业的颜料,刺青的过程也比较复杂,消毒之后要先在皮肤上绘画,再用各种颜色慢慢渗进皮肤中,刺青完成两个小时之后基本就可以清洗了。
“纹身肯定有一点疼痛,但这个疼所有人都可以忍受。”赖振达坦言。值得注意的是,手掌心和脚心是不可以做纹身的,即将参军或工作要求比较严格的人,赖振达也不建议他们做纹身。所以,来赖振达的店里纹身需要提前预约,他一般会给客人几天的考虑期,因为纹身很难洗掉。
纹身是一种感情的寄托
在国外,纹身象征的是精神的寄托,是个人的信仰,是情绪的宣泄……但在国内,传统上对于纹身仍存在不同看法,坏孩子、小混混、不正经、太任性,而将纹身作为职业的纹身师很多时候也会被认为不务正业。
好在,在赖振达接触纹身的几年中,他看到了时代的变化,纹身从原来的不被接受,到现在慢慢正常化,冲进爱扮靓的年轻人阵营。赖振达介绍,纹身者多以 80、90 后的年轻人为主,对于他们来说,纹身就是一种感情的寄托,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如有人纹上自己的名字或者爱人的名字;有人把病逝的爱犬纹在身上;有一位中年父亲要求把自己 7 岁女儿的照片纹在手臂上……
对于那些仍对纹身存在不同看法的人,赖振达并不希望他们因为追求时尚而盲目前来纹身,最好是真正喜欢这种边缘艺术才下决定。与此同时,赖振达也希望通过自己对原创设计的追求,对纹身的规范操作,让纹身行业更正规、更健康。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