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 阅读新闻

记发展中的东源县仙塘镇中心小学

    

班歌比赛。

东源仙塘中心小学校貌。

     东源县仙塘镇中心小学坐落于美丽的东江河畔,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000人。教职工64人,教师学历达标100%,拥有一支业务精干,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和具干事创业、团结拼搏的领导班子。学校功能场室齐全,建立了校园网。

     内涵发展 成效显著

     该校重视内涵发展,确立了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的办学思路,提出了“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校训;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校园形象文化,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和规范校园行为文化。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 年江白露老师代表东源县参加河源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2013年刘琼华老师参加东源县说课比赛获一等奖;2014年刘琼华、黄汕汕老师获东源县小学教师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一等奖。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项竞赛获一等奖达9人次。连续三年六年级质量检测成绩均名列全县前茅。近年,该校连续被东源县评为“文明学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教学成效优秀单位”和“综合治理优秀单位”,2012年、2013年还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先后被市评为“河源市一级学校”“河源市绿色学校”“河源市安全文明校园”“河源市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河源市德育示范校”,还获得 “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重视德育 突显特色

     该校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2012年以来,该校把“两从六不让”(树良好形象从我做起,正行业风气从点滴做起。亮出党员身份,不让党的形象在我这里损害;端正师德师风,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产生;树立品牌意识,不让学校声誉在我这里降低;视学生如亲人,不让后进生在我这里冷遇;提高专业水平,不让工作差错在我这里发生;自觉爱岗敬业,不让失职行为在我这里出现。)当作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化来落实,更是作为一面镜子挂在教师办公室和会议室,使全体教师能时时对照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形成了一个爱岗敬业、形象良好、创先争优的师德师风。该校还提出“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该校从树立高尚师德抓起,利用每周例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教育活动,已经成为该校师德教育常规性动作。

     为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管理,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方向性,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该校结合实际,统筹规划,于2010年重新制定了德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提出“强化三条主线工作,增强四大模块教育,积极推进五步走的发展规划”。三条主线工作是指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大模块教育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五步走的目标是:第一步是2010年要把中心小学打造成全镇的“德育示范基地,教育科研中心,教学质量排头兵”的目标;第二步是2009 年至 2010年争创县德育示范学校;第三步是2011年至2012年争创市德育示范学校;第四步是2013年至2014 年底争创省德育示范学校;第五步是进一步巩固德育工作成果,力求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内涵发展和特色与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

     该校非常重视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第一,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该校制订了教育活动方案,并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主题班会课,礼仪规范主题示范课等形式,进一步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规范要求和实施办法。同时,通过抓检查、抓小结反馈,评比文明班级、学生礼仪之星等活动,促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推进该校的良好校风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第二,重视加强法制教育。该校坚持每月出版一期法制知识宣传板报,上好一节法制知识专题班会课,每学期还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法制知识讲座,做到法制教育常抓不懈,不断深入,使全体师生能做到学法、懂法和守法。第三,重视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该校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校会、班会,出版感恩教育专题板报、唱感恩歌曲、朗读感恩诗文、谢师恩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感恩父母养育情,感恩老师教育情,感恩社会关爱情,感恩自然赋予情,不断丰富感恩教育内涵。

     该校严抓德育常规工作,以专题教育为载体,每月一个德育教育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如3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教育活动,4月份开展环保教育,5月份开展热爱劳动教育,6月份开展禁毒教育,9月份开展尊师教育,10 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1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2月份开展法纪教育等。形成该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常规化,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该校重视创新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第一,开展主题班会课和德育教育专题活动课的研讨。通过校选专题,集中备课,全员参与的形式,开展对“两课”的研讨观摩活动,并将其中优秀课例制作成录像。第二,积极办好《仙小教育》月刊,拓宽德育研讨平台。通过简讯和德育平台两块内容,报道近期的德育工作动态和发表教师德育工作方面的论文或体会,以每月一期的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德育工作研讨和交流。第三,走出校门,创设生动教育。如组织举办“七· 一”红歌会,到河源科技馆和阮啸仙故居参观,到仙塘南园古村柳溪书院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每到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等,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团结互助教育。

     积极研教 课堂高效

     该校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为主的校本教研活动,致力打造高效课堂;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以课题为载体,以科研促教研,提升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该校有2个科研课题,其中省级1个,市级1 个。3年来教师在县级以上发表或参评获奖的论文64篇,其中国家级2篇,省级8篇,市级16篇,县级38篇。

     该校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严抓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落实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做法是:1.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求上课时黑板左上角清晰地写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课堂教学任务,一开始处于探索学习状态。2.小组合作要高效。积极构建课堂合作互动学习,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要求小组分工要明确,每个小组都要有组长、协调员、资源管理员和记录员,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个学生都有任务,促动其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互动合作学习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优带差,让学困生难以弄懂的问题通过小组互助式学习得到解决。3.教法运用要得当。该校近年来紧紧围绕积极构建“自主、合作、互动、创新”的课堂模式要求,大力开展专题研究,如三年级“素描法”作文教学研究,数学科 “说数学”训练专题研究,英语科的游戏操练专题研究等等。让学生在课堂有充分的说、演、练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中、实验操作中、游戏训练中获取新知识。4.教学评价要合理。课堂教学评价以激励为主,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恰当的点评,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评价讲究多元化,不能停留在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上,还要考察其参与学习的态度等。5.坚持示范引领。该校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要求一般教师上好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学校领导经常随堂听课、巡课、评课,开展校长约课活动,让教师在互听互评、相互观摩中取长补短,充分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改进。同时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让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开展带教活动,辅导青年教师使其成长。为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该校先后把数学课《分数的基本性质》如何渗透“说数学”教学理念,语文课的作文《假如我是××》如何渗透“两结合三联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结合起来,把文化、精神、心灵塑造联系起来)教学理念和班会课《我是文明小天使》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课例制作成光碟,供全校及全镇各学科教师学习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本版组稿 张晓艳






上一篇:东源县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纪实
下一篇:东源县河流禁养区关停129家养猪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