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残疾女孩网络求助获志愿者关注 好心人筹医疗费帮她

    

张贱娣(右)积极地做术后康复训练

     在17 岁以前,紫金县柏埔镇利民村的张贱娣从不敢想象自己的明天会是怎样的,因为她是一个后天造成的重度残疾人,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2010 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张贱娣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份报纸上报道一位好心人招募20 多户热心家庭接待 20 多位来自汶川灾区肢残的孩子到广州观看亚残运会,她试着加了报道上的QQ 号码,向这位好心人发出了求助,幸运的她得到了这位好心人的帮助。3 年多来,张贱娣不但到广州读完了残疾人学校课程,还筹集到手术的费用,前期手术已经完成,解除了她常常头痛的烦恼,后期矫正脊椎的手术初步定在今天进行,手术康复后的张贱娣将迎来崭新的人生。

     自救行动  : 网络求助获志愿者关注

     张贱娣出生时,由于早产、骨折等后天原因导致她重度残疾。父亲每个月都入不敷出,母亲早年改嫁,张贱娣及妹妹和奶奶相依为命,而她因为身体原因几乎没有读过书,只好在家跟妹妹读书识字和学简单的手机上网。 2010 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她看到一爱心人士发起爱心活动的报道,里面就有发起人“冼老师”的联系方式。当时她加了冼老师的 QQ,并向冼老师求助一台电脑,用于“帮助残疾人找工作和解决婚恋问题”。

     这位热心人,就是广州激扬文字义工机构的负责人冼励勇。他得知张贱娣的情况后十分震惊,酝酿着如何帮助这个有想法的残疾女孩。却不料有一天,张贱娣给他留言,称自己偷偷离家出走到了合肥,与一班同样残疾的朋友一起在街头卖唱谋生。冼老师告诉记者,当时看到她的留言后十分痛心,当即就要求她回来,并在网络上请求合肥的志愿者找到他们,支持他们回家。

     救心行动 :   要她学会有尊严地生活

     由于张贱娣只是用手机偶尔上网,两人联系每次都断断续续,冼老师总是抓住她在线的时候,劝她回来。记者看到冼老师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聊天记录,“ 你要学会有尊严地生活” 是冼老师对张贱娣说得最多的话。冼老师表示,当时就是觉得这个女孩尽管身残,但心不残,自己不能放任她不管,必须要帮助她自力更生,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于是,冼老师向广州志愿者群体发布了张贱娣的情况,还向省残联相关部门汇报,还得到了时任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的关注。在冼老师苦苦劝导下,信任冼老师的张贱娣终于从合肥回到老家。与当地相关部门交涉后,冼老师决定带着张贱娣到广州,由志愿者一起资助她读书。期间还一直有志愿者轮流上门为她辅导基本课程,直到 2013 年顺利毕业,志愿者们又安排了企业让她实习。

     救身行动 :  筹集医疗费用让她活下去

     去年10 份,张贱娣告诉冼老师,自己身体疼痛。经过联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专家郑召民教授为她诊疗,郑教授多次召集专家团队为张贱娣集中诊断,甚至还通过网络邀请其老师一起参与会诊,并制订了手术治疗方案。由于长久的脊椎侧弯,张贱娣的呼吸、消化功能已严重受损,必须先做一个头颅牵引手术,待功能好转,再做一个脊椎矫正手术,其中矫正手术费用需20 余万元。

     治疗方案制订出来了,费用成了一大问题。当时,郑教授表示将帮忙引进一个美国的“蝴蝶基金”提供约15 万元的材料费资助,除去社保解决部分费用,冼老师承诺余下部分由他们发动社会解决。最终,包括郑教授提供的15 万元基金,冼老师与志愿者发动募捐到28 万元的费用,让张贱娣顺利做完了前期的头颅牵引手术,计划今天进行脊椎矫正手术。

     张贱娣的手术治疗问题解决了,但冼老师和志愿者们却又开始担心她康复后的生活。“小张真的很懂事,知道医院就餐贵,就叫最便宜的外卖,还与同病房的小女孩一起分着吃,不愿意多花一分钱。”冼老师表示,张贱娣非常自强自爱,希望她康复后能得到社会认可,有企业愿意解决她的就业问题,特别希望她家乡的企业能够让她回到离家更近的地方上班,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小张的帮助,她的生活才更有希望。如果有爱心企业有意接受张贱娣,可联系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叶园






上一篇:热心人士慷慨解囊 龙川两名少年有路费到北京领奖了
下一篇:明天开始 我市将以闷热天气为主 最高气温在30℃左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