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吃鱼时不慎吞食一根鱼刺差点丧命 医生成功施救
鱼刺卡喉,相信不少人都遭遇过。日前,家住市区的曾阿姨在家吃鱼时,不慎吞食了一根鱼刺,这根鱼刺意外地横穿食道侧壁,刺入到她的心脏内,危及生命。好在经过多方会诊,市人民医院外五区医务人员最后通过手术,有惊无险地取出了这根长达35mm的鱼刺。
鱼刺刺破右心房
“我都不知道鱼刺是怎么进入体内的,直到在医院经过检查后,我才知道自己是被鱼刺刺伤了。”曾阿姨告诉记者,4 月2日晚上,她在家吃晚饭,由于平时喜欢吃鱼,当天晚上她就多吃了一点,可当时并没有感到吃进了鱼刺。晚上大概9时许,她突感胸痛不适,直冒冷汗。
在家人的帮助下,她赶紧到附近医院进行治疗,但经过打针治疗数小时后,疼痛感不但没有得到缓解,还越来越严重。为了安全起见,家人连夜将她送往市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经过胸部 CT显示,医生发现曾阿姨体内食管有异物,并且扎伤了心脏,导致出血,随时危及生命。
开绿道全力救人
“能够及时取出鲠于致命部位的鱼刺,曾阿姨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非常幸运。”市人民医院外五区主任尹海军告诉记者,当时患者的病情非常危险,若再做剧烈活动或搬运,鱼刺很有可能进一步损伤主动脉,到那时可能会瞬间严重大失血,足以致命。考虑到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医务人员立即向院领导进行汇报,并为病人开启绿色通道全力抢救病人。
在经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曾阿姨在入院不到1 小时后,被紧急送上手术台,经过两小时的努力,一根长35mm 的鱼刺被取出体内。医生将心脏长约5~6mm 破裂口进行缝合修补,食管二侧破裂口清创缝合,术中大量失血约1200ml 以上,保住曾阿姨的性命。
鱼刺为何会要命
尹海军介绍,在现实生活中,鱼刺卡食道应该是比较常听常见,但是像曾阿姨这么严重的,他从医数十年也还是比较少接触。
一根鱼刺,怎会有致命的威力?尹海军解释,这是因为鱼刺所在的食道第三狭窄处以上,紧挨心脏和主动脉弓,一旦鱼刺刺破食道将会伤及心脏和主动脉,“造成的大出血可以用‘井喷’来形容,几分钟内患者就会失血过多而死”,抢救的成功率降低。
即使鱼刺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肠道,“除非是特别细的鱼刺在胃里可由胃酸软化,否则,留在肚子里就是一颗定时的炸弹。”有可能扎破黏膜,引起胃肠道溃烂、穿孔,部分患者需要开腹手术。
取刺偏方不可行
尹海军表示,现在不少家庭在遇到鱼刺进入食道后,总喜欢用喝醋、吞饭团、咽红糖等民间常用的取刺偏方,但是这些方法并不可取,还有可能增加鱼刺带来的危险。
扎在舌根部、扁桃体、咽喉前壁的鱼刺,可在家中由镊子夹出,鲠在食道第一狭窄处的鱼刺则需通过五官科或胃镜来取出。若通过吞饭团、灌米醋、咽红糖等民间常用的取刺偏方,很可能将鱼刺推向食道第二狭窄处或第三狭窄处,这样就很危险了。
另外,大口喝水、大口吃饭,对于咽下鱼刺不仅效果不大,一招不慎还会有反效果。吞醋软化鱼刺的办法看似可行,实际操作中对于软化鱼刺的效果并不大,更有烧伤黏膜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吞咽鱼刺后,如果出现食道附近疼痛或有持续性发烧或咳嗽症状,有可能是已造成了二次伤害,需要及时就诊。
本报记者 梁小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