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组团去摘荔枝帮助古竹镇果农解决荔枝滞销难题
本报讯(记者 吴奕镇)7 月 10 日,本报曾报道紫金县古竹镇水东村、平渡村等地果农种植的糯米糍、桂味、淮枝等品种荔枝,由于成熟期比其他地方荔枝晚 7—10 天,出现滞销难题。该报道出街后,引起热心市民、网友以及惠州、深圳等地游客的关注,这几天大家纷纷组团来到古竹镇村民家中,亲自采摘、购买荔枝,帮助村民渡过难关。
“紫金县古竹镇的晚熟荔枝挂满了枝头,价格仅为0.7—0.8 元/ 斤。古竹荔枝品种有糯米糍、桂味、淮枝等,成熟期比其他地方荔枝晚7—10 天。”除了报纸报道,本报官方微信(“河源晚报”)、官方微博(@河源晚报社)也同时发布了这则求助信息,不少市民致电本报记者咨询荔枝滞销情况。星先生告诉记者,“看到报道之后觉得果农很不容易,我们单位几个同事组织了周六去摘荔枝,当时买了100 多斤。”而从深圳来河源旅游的陈先生,得知村民荔枝滞销,他特地报团带着一家来到荔枝林采摘, “看到朋友转发河源晚报的微信信息后,我们马上报名,希望能帮到果农。”
平渡村果农张文彬告诉记者,新闻报道后,自上周五至周日,他接到不少咨询电话,多是市区的热心市民,也有惠州、广州等地的网友,他们都表示愿意上门采摘购买荔枝。张文彬说,两天内他卖出了近2000 斤荔枝。而水东村村民郭先生则告诉记者,很多市民上门来帮他们买荔枝,这让他们很感动,截至昨日为止,他们村民小组就一共卖了3 万多斤,为他们挽回了大部分损失,“明年如果出现滞销局面的话,我们会自己联系旅游团或者发动网友,让大家开展自驾游采摘荔枝活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