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那些年,我战斗在《河源晚报》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河源晚报》整整走过了20个春秋。回首与她同行的日子,我心中总有一分亲切、温馨和滋润的感觉。

     我跟《河源晚报》的缘分始于2002 年8 月,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在机缘之下,有幸加入河源晚报社,成为报社的一分子。最初,我只是一名懵懂的小青年,到哪采访、写什么稿子、怎么写 ……这一切都不懂,但在“师傅” 的带领下,我很快出师了。记忆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单独采写的第一篇稿件,让我无怨无悔地在新闻道路上走了12个春秋。

     那是在2002 年10 月份,当时河源的高温天气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为了更深入了解市民是通过何种方式消暑,我深入大街小巷采访第一手资料,经过多天的采访与观察,了解到市民喜欢在这样的天气里利用苦瓜这一种蔬菜消暑,于是撰写报道《河源人爱“吃苦”》,这是我在没有指导老师的指点下采写的第一篇报道,稿件刊登后,受到了报社领导的好评,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干好记者这份工作的信念,让我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更积极、更深入地挖掘民生新闻。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在与《河源晚报》共同战斗的岁月里,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爱上了新闻这个行业。从一开始写消息新闻,到后来写通讯新闻,每一次进步都与《河源晚报》众多同事与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分不开。在《河源晚报》工作的5 年时间里,我参与的新闻报道近 2000 篇、100 多万字,其中不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使我在河源新闻界中崭露头角。

     2007 年7 月,我从河源晚报社调入源城区委办公室任新闻秘书,虽然离开河源晚报社,但我依然关注着《河源晚报》的发展,特别是在新闻秘书这个岗位上,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河源晚报》接触。每当源城区有重大活动的时候,我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老东家”,并及时地把信息传递给老同事们,每一次的合作总是愉快的,每一个消息总是及时的,每一篇报道总是深入的……

     润物无声丝丝情。《河源晚报》树起了我的自信,伴我成长,更是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和难忘的经历,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树起了我人生的坐标。衷心祝愿《河源晚报》办得更好,办得更出色。

     源城区委新闻秘书 黄赟






上一篇:色字头上一把刀 有人打开色情网站被骗走6000多元
下一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体验城市卫生管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