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消费 > 阅读新闻

这些年倒下的笔记本品牌

2014年刚刚开年,索尼即宣布将出售旗下VAIO PC业务,这意味着为索尼赢得无数辉煌和荣耀的VAIO PC产品将不会被包括在One Sony复兴战略中,VAIO品牌是否能够在新公司最终得以保留虽然是一个未知,但平井一夫决心放弃VAIO PC业务已经是板上钉钉。

实际上索尼只是众多倒下的知名PC厂商之一,近年来PC产业日趋饱和,在成本、市场规模压力下支持不住最终倒下的著名PC厂商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近年来那些倒下的笔记本品牌。

1、索尼VAIO

倒下时间:2014年2月

相信在笔记本市场中,能够让消费者体会到时尚魅力的品牌也许只有苹果和索尼能够做到。一直以来索尼善于利用以往对数码产品外观的设计,与时下的流行元素相结合,形成具有索尼独有气质。尤其是女性用户对索尼笔记本产品钟爱有加,粉色、白色、黑色的系列组合方式,也成为时尚定位笔记本的标准思路。可以说在笔记本市场上,索尼笔记本的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由于索尼连年亏损,索尼不得不选择放弃拖累整体业绩的个人电脑业务,2月6日,索尼宣布连同”VAIO“品牌一同出售给JIP日本投资基金,同时全球裁员5000人。接下来索尼CEO平井一夫将继续致力于推行索尼的One Sony复兴计划并着重发力电视业务,力争在2014年实现电视业务扭亏为盈。于是带给我们视觉享受的VAIO个人电脑未来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品牌是否能够在JIP公司下继续得以保留,仍将是未知。

2、IBM

倒下时间:2005年

IBM的名号自然不必过多介绍,当年的商务本王者。万千消费者心目中最信赖的笔记本品牌,知名度也可以说是消失的笔记本品牌中最为知名的。例如“小红帽"等经典设计更是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不断下降,厂商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尤其表现在一些追求产品极致品质而并不那么在意受众消费者数量的厂商,只有很少人能够消费的起的IBM开始显露疲态。调查数据显示IBM在2004年的亏损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连续亏损超过三年多,长期的业绩拖累使得IBM终于痛下决心舍弃了具有王者风范的PC业务。恰逢联想业绩不断提高,缺少高端定位产品和研发技术,于是联想收购IBM成为对大家都好的一桩买卖。

在收购了IBM之后,联想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推陈出新,在品牌策略上更是推广ThinkPad品牌逐渐替代IBM。如今ThinkPad已经成为联想最为重要的产品线,成本的进一步将降低让ThinkPad不再是少数人的玩物。

3、清华紫光

倒下时间:近年逐渐退市

清华紫光是99年成立的一家清华大学下属控股公司,是中国高校产业的代表之一。依托着清华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丰富的人才资源,一度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笔记本生产商,甚至成为笔记本产品技术的领导者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厂商。

清华紫光2004年成为国内第一个采用AMD的64位CPU的电脑品牌,一时间“紫光之星” 风靡,其高达1600MT/s的数据带宽,配合高达2GB的高速DDR内存和7200rpm的高速大容量硬盘,堪称国内最早的“移动工作站”。当时“紫光之星”的诞生,不仅代表了当前笔记本电脑硬件的最高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更标志着64位移动计算时代的到来。

2008年,当中国PC产业遭遇“寒冬”期间,清华紫光总裁李志强还表示“绝不退出市场”,然而在市场的竞争中,清华紫光的产品始终并没有依靠强大技术后盾获得市场优势,最终因为产品缺乏亮点、价格战损伤,也因为紫光本身的战略,紫光PC从市场中几乎绝迹了。虽然“绝不退出市场”的豪言还在,但是市场决定了紫光个人PC已经名存实亡。

4、方正

倒下时间:2010年

如果说起PC的民族品牌,在当年方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05-06年一大批原有笔记本厂商倒下,而新的厂商进入市场,不少国内二线品牌迅速崛起。除了在当时已经稳坐老大地位的联想,那么我们会最先想到方正。

2005年12月1日开始,方正就已经推出MININOTE,MININOTE就是UMPC,方正可以说是第一家拿出UMPC产品的厂家。领先于其他品牌上市让许多消费者认识并熟知了方正的MININOTE产品,获得了相当广泛的认可。

2010年,方正个人PC不得不与宏碁进行了深度的战略合作,曾经称霸中国PC市场的领导品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耀。最终疏离终端消费者、过度依赖台式机市场、创新意识淡漠、对消费者便捷化、个性化的需求的疏忽,这些是导致方正科技退出国内市场一线品牌之列的主要原因。

5、夏新

倒下时间:2007年

2003年,在手机上获得成功的夏新正式涉足笔记本电脑市场,入市之后夏新与英特尔和英迈成立了三方策略联盟,试图通过联盟的方式促进品牌成为中国市场上的领军品牌。早在2003年左右,整个笔记本市场70%以上的份额就已经被排在前五位的联想、Dell、HP华硕Acer牢牢垄断,夏新入市后受到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十分巨大,在产品和综合能力的较量中,夏新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2007年,顽强打拼了4年之后,夏新安然决定放弃笔记本电脑,彻底退出市场,改为ODM代工模式。

6、京东方

倒下时间:2004年

除了大名鼎鼎的IBM和索尼之外,实际上对于一些上了岁数的老电脑用户,以下这些名字当年同样也是大名鼎鼎,比如京东方。

京东方在2001年正式进军笔记本领域,并于次年成功杀入国内笔记本电脑五强,年销量达到两万台。作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液晶屏核心技术的企业,京东方实际上有着其他厂商无法比拟的优势。收购冠捷成为京东方多元化道路的重要转折,也正是因为这次尝试,导致了京东方的债务累计激增。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中低端产品的急速降价、周转资金不足、南方市场开拓不利等诸多因素,京东方终于在2004年不得不选择退出笔记本市场,这个昔日的五强只能面对失败的现实。

7、伦飞(Twinhead)

倒下时间:2005年

可以说04-05年是大批笔记本厂商集体倒闭的年代,在这场倒闭潮当中既有昔日的市场王者,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而伦飞无疑是属于其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个。

伦飞的成立时间相比较其他一些公司,可以说是比较元老级的,成立与1984年的伦飞曾经是最早进入中国笔记本市场的厂商之一。伦飞一起出色的性价比与华硕、宏碁等品牌产品成为国内最为知名的笔记本品牌之一。

一个错误的决定给人生带来的转变也许是巨大的,而给公司带来的后果则可能将是致命的。99年底,伦飞宣布实行渠道扁平化举措,这一错误的决策直接导致了伦飞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体系崩溃,严重的问题让伦飞一步步落后对手,最终在2005年,伦飞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8、顶星(Topstar)

倒下时间:2005年

顶星作为一家以板卡起家的公司,对于笔记本产品的研发信心也是非常足的。公司目标更是定位于超越世界最一流的电脑公司,打败IBM和东芝是他们曾经许下的誓言。

但是板卡生产和笔记本生产完全是两码事,顶星错误的估计的笔记本产品的研发难度和笔记本市场的独特格局,让顶星产品始终无法在主流市场上获得大范围的认可。虽然宣传力度强,但始终是得势不得实质的局面。最后缺乏影响力,产品没有缺乏独特性的顶星笔记本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05年,顶星正式退出市场,转为ODM代工,

9、大亚东海

倒下时间:2004年

性价比是大亚东海这个品牌最为称道的法宝,形势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性价比杀手神舟,更具有经营头脑的大亚东海可以说是笔记本行业最早使用饥饿销售的厂商之一。

大亚东海数码有限公司由大亚集团与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合资组建,曾是国内唯一一家由英特尔制定的“专业笔记本电脑BTO生产制造企业”。然而公司高层对于品牌和商业利益的认识偏差,让大亚东海纯粹沦为资本家的赚钱机器,至于品牌和产品变得无人关心,最终这个红极一时的品牌在2004年短短一年内便蒸发般退市。

10、恒生

倒下时间:2005年

2万元缔造的神话如泡沫般瞬间破碎,这就是恒生电脑的真实写照。1993年张曙光用借来的2万元钱创办了恒生。到了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不到10年间恒生电脑以9.1%的市场份额紧跟联想、方正,首度挤进全国个人电脑零售前三名。

在成绩面前恒生没有继续保持冷静的头脑,随着恒生的管理混乱,销量下滑,成本居高不下,所有的内忧外患导致了恒生电脑的倒闭。

下一个会是谁?

大批PC厂商在2004、2005年之间倒下,可以说形成了相当大的浪潮,当时的市场环境让厂商们不得已选择了放弃的决定。而反观现今,历史似乎惊人的相似,2013年成为PC历史上最为惨淡的一年,在这样的契机下老牌劲旅索尼尚且为了自保业绩而放弃了PC业务,我们甚至可以猜想到,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许会有更多的厂商按捺不住冲动选择放弃,那么下一个彻底放弃PC业务的会是谁呢?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只有优质的产品、服务和合理的价格让消费者得到满意,消费者才会将业绩反馈给企业,所以实际上产品本身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如果说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产品影响力下,谁可能会是下一个退市的笔记本厂商,那么也许BenQ七喜中的一个或许最有可能重走“先烈”的老路。因为从产品的数量上和受欢迎程度上,两个品牌均名存实亡,游走在放弃的边缘。

而如果抛开两个名存实亡的品牌来看,目前笔记本市场上可能会率先放弃笔记本的大厂也许将是三星,根据三星目前的经营状况,PC事业实际上已经严重的拖累了整体的步伐,产品的更新速度相较其他品牌也相对较慢,与移动的手机和平板业务的业绩更是无法相比拟的。如果说三星希望的发展方向是继续保留自家品牌在笔记本领域目前的形势,想继续谋求长远的发展那么三星也许会考虑即使在情况不佳的情况也保留PC业务。但如果三星希望的发展道路是希望谋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三星就很可能放弃PC事业,将资金更为有效的利用在移动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上。不论如何,作为一家韩系大厂,三星随时都有可能放弃PC事业。

有离开,就有加入,市场的规律会自行淘汰实力差、产品差、服务差的企业,而技术强、产品好,服务也不差的厂商在离开PC市场后的一段时间又惦记这块儿市场的也大有人在。

随着Win8.1系统、谷歌Chrome OS系统和硬件技术的刺激,笔记本市场也变得渐渐热闹起来。对于有实力的厂商来说这是一个契机。机会面前LGNEC等一批有实力的大厂纷纷选择回归笔记本市场,即将推出一系列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的新品,产品颇具亮点,产品品质也有保证。

未来的PC操作系统趋势是在云端,操作系统的格局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先行一步的Chromebook很有可能未来会成为云端Windows的有力竞争对手,如果能够抢占先机获得较大份额的Chromebook市场,也许LG和NEC就能够凭借着Chromebook价格上的优势迅速上升,以至于颠覆目前的PC市场格局。当然LG和NEC这样的厂商最终能否成功还是要取决于他们对产品的态度和对消费者的态度。只有产品过硬,消费者认可才是品牌强大的根本法宝。






上一篇:港婴儿奶粉投诉急增 涉及供应短缺和商家抬价
下一篇:中移动回应“一夜醒来房子归移动”传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