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将建“5 个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源城区委常委率先垂范,通过开展“12 个一”活动和建立“五个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以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源城区委书记罗小聪表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新形势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源城正处于抢抓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机遇,必须积极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开门听取意见、开展活动中,罗小聪表示,源城区的党员干部将 “走出去”,走到群众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倾听群众声音,了解基层实情。同时,还将通过 “请进来”——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学习会、座谈会,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此外,源城还将构筑畅通的干群交流平台,以网络、信箱、党员工作站等为载体,更广泛听取群众愿望、期盼。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做好 “规定动作”,更要创新“自选动作”。罗小聪介绍,源城将利用自身资源,在“自选动作”上创出特色,开展“12 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专题学习讨论、一次党支部读书交流活动、一次调研式学习、一次到党代表工作室接待群众活动、一次征求意见座谈会、一次谈心谈话活动、参观一次廉政教育基地、参观一次红色党员教育基地、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指导一个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联系一个后进村(社区)或困难企事业单位、开展一次窗口服务活动。此外,还将建立“五个教育基地”,利用阮啸仙纪念馆,建立廉政教育基地;利用烈士陵园,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利用全省创先争优的示范村,建立模范教育基地;利用窗口服务单位,建立为民教育基地;利用学习大讲堂,建立理论教育基地。
着力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市开展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县区工作与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看法和幸福指数。在做好 “最后一公里”方面,罗小聪表示,源城区将解决群众读书难问题,今年将投入2 亿元建设公园西小学等4 所学校;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利用2 年时间,投入4 亿元升级改造城区内街小巷,打通断头路;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投入 2000 万元完成30 家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抓好市区环境卫生整治,加强门前“三包”管理,同时完善七寨湖公园等,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本报记者 刘曦 特约记者 黄赟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