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仙塘镇荣膺全国第四届“文明村镇”称号
“幸福杯”男子篮球赛已成为仙塘群众经常性的一项体育活动。
走马东源仙塘镇街道小巷,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卫生清洁、治安良好、配套齐全、邻里和睦、民风淳朴的一个现代小城镇。在运动场上,不少村民们呼朋唤友,集结在一起,积极开展健身运动。
在仙塘镇,这样的画面经常上演。近年来,仙塘镇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经济建设的同等位置来部署抓落实,围绕市、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部署安排,确立“发展为首,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打造“宜工、宜商、宜创业、宜居住、宜就学、宜观光休闲”仙塘的目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广泛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全镇的文明程度,不断巩固、扩大和刷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果,推动了五个文明建设科学、健康、协调、和谐发展。今年,东源县仙塘镇荣膺全国第四届“文明村镇”称号。
精神文明活动树新风
在仙塘公园里,只要天气好,时年64 岁的潘育光都会“雷打不动”地每天出现在乒乓球场上,与该镇乒乓球协会的会员们“杀” 上几局方罢休尽兴。这个投入800 多万元兴建、占地面积近6 万平方米的仙塘公园,已成为当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特别是让外来务工人员有了“家” 的感觉。这个村民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阵地建设,不过是近年来仙塘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缩影。
近年来,仙塘镇坚持以抓好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与文明水平和素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和谐文明新风,致力打造幸福仙塘。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仙塘镇于2013 年启动“一中心(建设仙塘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五公园(完善仙塘公园停车场、建设牛角龙客家公园和荷树岭公园、规划观音娘公园和老街公园)”建设,总投资逾1000 万元,仙塘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牛角龙客家公园现已竣工投入使用。同时,仙塘镇还深入持久地开展以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村与文明户创建、宜居新村建设、关注外来工等为重点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宜居民生工程惠民生
仙塘镇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办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努力完善社会各项公共事业,致力打造一个“宜工、宜商、宜创业、宜居住、宜就学、宜观光休闲”的环境,推动“环境舒适、配套完善、文明和谐”的宜居社区建设。发展教育、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断头路贯通、扩建卫生院……据悉,5 年来,全镇累计投入民生事业建设资金近亿元,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宜居环境。
一桩桩民生项目的付诸实施,使得仙塘镇的宜居环境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东源县仙塘镇党委书记潘国贵表示,今后,仙塘镇将以荣膺“全国文明村镇”这块牌匾为鞭策、为新起点,继续完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完善基层文化活动场室建设,继续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宣教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道德文明风尚影响力。
本报记者 刘曦
上一篇:上 花 灯
下一篇:东源将加快 县城提质扩容步伐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