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小镇 建设美丽乡村
特色东源
今年5 月31 日,河源提出创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东源先策先行,制定了创建特色小镇工作总体方案,邀请专家把脉、举办采风活动、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计划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按照着力打造“秀美乡村、特色小镇、休闲圣地”的总体目标,在义合、仙塘、康禾、新港、漳溪五个乡镇开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推动着东源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苏家围晨曦。刘自得 摄
打造东江客家文化产业园
柏油路、农家乐、客家古风……从梅河高速公路义合出口一出,古色古香的义合旅游大道很吸睛,这里就是东源县义合镇。
近年来,义合镇按照“旅游强镇”发展总体规划,启动升级改造工程,整合东江画廊·苏家围旅游资源,把景区创建成全国最美丽的乡村旅游区,加快推进阮啸仙红色旅游景点建设,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和教育、文化为一体的客家旅游强镇崛起。如今,这个小镇已是集广东省客家历史文化名镇、广东最美乡村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旅游名镇。
可是,游山水、看古屋、访乡村之后,如何继续留住游客呢?义合镇结合东源创建特色小镇,继续发挥当地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突出特色,全力打造 “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色小镇,打造一个东江客家文化产业园。义合镇将整合苏家围景区和客家风情街等现有资源,进一步挖掘东江客家文化,结合深水湖水库生态优势,计划在义合村、曲滩村和圩镇中心区打造一个东江客家文化产业园——环绕曲滩村深水湖水库建设一条长17.5 公里的步行道,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价值观主题公园;建设三条主题突出的特色街:客家文化特色饮食街,客家民俗风情文化街,绘画、摄影、生态产业街;引进集食宿娱乐于一体的上档次的酒店和超市。
霞染东源仙坑四角楼。张永林 摄
特色小镇要有特色产业
义合镇只是东源拟定打造的特色小镇之一,仙塘、康禾、新港、漳溪4 个乡镇也将开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温泉、畲族等各自的乡镇特色,建设有东源特色的乡镇。
按照创建特色小镇工作要求,东源将实施规划编制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服务提质工程、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挖掘当地生态、产业、文化等资源,着力在“精”、“美”、 “特”上下功夫,多维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至2019 年,初步建成主体定位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建设风格独特、环境整洁优美、主导产业成熟、生产生活便利的特色小镇,新港镇建成AAAAA 景区,仙塘、康禾镇建成AAAA 景区,漳溪乡、义合镇建成 AAA景区。
7 月份,《东源县创建特色小镇工作总体方案》正式实施,为方兴未艾的特色小镇建设再添一把火。方案要求特色小镇按照生态做加法、污染做减法、服务做乘法、风貌做除法的建设方式建设,围绕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要求,营造统一和谐、独具特色的村镇风貌,共包括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亮化、特色产业发展、服务提质、素质提升共六项工程。2017 年3月前,各镇将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建设要求,结合产业特色,高起点编制和完善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四规合一”。
特色小镇还要有特色产业。东源特色小镇建设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开发紧密结合,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着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特色产业,优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业,大力培育第三产业,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高大上的东源县第一届运动会。
活力东源
高大上,东源运动会好霸气
绿色创新·健康东源。11月27日,历时三个月,共有3218 名运动员参赛的东源县第一届运动会在县政府大院篮球场圆满闭幕。这是一次成功、热烈、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运动会绿色创新、奋发进取、健康阳光的主基调,展现了东源人民拼搏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
“这场运动会办得像模像样。”亲眼见证了开幕式到闭幕式,篮球爱好者杨俊杰对这场体育盛会点了大大一个赞。“伴随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国旗队、会旗队、彩旗队、裁判队以及32个代表团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步入会场。一句句激昂的口号让人振奋。”他的朋友圈记录着开幕式的情形,照片里,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方阵,向在场的观众展示着别样风采。
这的确是一场“高大上”的体育盛会,此次盛会共有32个代表团3218名运动员参加,分为县直单位和乡镇、学校体育和县协会组4 个组进行。乡镇组和县直系统组设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4 个项目,学校体育组设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县协会组设有足球、老年气排球、皮划艇、赛艇、激流回旋5个项目。
近年来,东源致力于活跃广大群众文体生活,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营造体育竞技的浓厚氛围,在体育事业发展和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不少成绩:在第十四届省运会中获得4枚金牌,东源占全市所获金牌数的一半,在第七届省残运会中夺得全市唯一一枚金牌,在今年的市第四届运动会上获得全市县区组的第三名。本届运动会的举办对于选拔、培养和储备优秀体育人才,提升全县体育整体竞技水平,营造全民健身的深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源还将以此届运动会为动力,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踊跃投身于全民健身行列,努力推动东源体育事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特约记者 王育斌 陈振敏
上一篇:倾情帮扶河源彰显深圳大爱
下一篇:创新驱动转型 绿色引领发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