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开局有力 精准扶贫有量有质 东源县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寒冬时节,广袤的田野上正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东源开展“乡村振兴开局年”和“精准扶贫攻坚年”活动,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坚持以“规划先行”理念为导向,主动对接市区大中心城区规划,不断完善县城、乡镇、村庄“三级”规划体系,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以提升“城乡清洁工程”水平为抓手,不断加大宜居城乡建设投入力度,将宜居城乡建设与乡村振兴、新时期精准扶贫相结合,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城乡,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社区宜居水平提升
船塘镇是东源县人口大镇,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商贸重镇,位于船塘镇中心的街镇社区,在商贸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商贸的聚集,不仅使该社区成为全镇最集中的商贸物流中心,还带动了周边的街区建设,多条道路相继建成,饭店、戏院、浴室、菜市场等鳞次栉比,成为生意繁盛的一片繁华街区。
“啸仙故里、红色下屯、客家古村、生态田园”的村容村貌。
“我们要让村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文化休闲生活。”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阳勇介绍,镇文化站就在社区周边,文化站内设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展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等,阅览室存有图书550多册,电子阅览室内有2部电脑,可供群众上网浏览;文化活动室有电视、卡拉OK等音频设备;多功能室设有棋台、乒乓球台等,是居民群众和老年人休闲活动的好场所。此外,社区建有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公园,也是社区群众及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正是因为这里宜业又宜居,该社区获评“市三星级宜居社区”。而在此前的几年间,该社区通过城区改造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了绿化、基础设施改造、道路完善等工程。
大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总要求,去年,东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居民参与”的原则,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全面改善和提升顺天镇街镇社区和船塘镇街镇社区、三河社区、黄沙社区等社区居住环境和宜居水平。目前,东源建设宜居社区26个,已有16个被市宜居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三星级以上社区,其余10个正在积极创建中。经过创建,一个个美丽宜居的乡村模板不断涌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我的腿坏了,家里又有老人孩子要照顾,眼下除了种田,不知道还能干些啥。”
“都怪你们,搞得我现在忙死了,整天不着家,连玩耍的时间都没有!”
这是义合镇下屯村贫困户阮国文在扶贫工作队来到之初和近期的两种“抱怨”,他有3级残疾,2017年前,一家人借住在哥哥家闲置破旧的铁皮屋。扶贫工作队来到后,针对该村贫困户对症下药:从送蛋鸡与饲料,到集中建设60多亩百香果示范基地承包给贫困户经营管理,再到集资57.6万元投资入股东源县农商行,让贫困户得到稳定资产收益分红,一步一步,让跟阮国文一样的贫困户连抱怨都让人越听越顺耳。
船塘镇中心的街镇社区。
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打造美丽乡村,都是省审计厅驻下屯村帮扶工作队的任务,而2018年,他们在打造美丽乡村方面干得有声有色。这一年,下屯村以纪念阮啸仙诞辰120周年为契机,在全市亮了一次相。该村以“啸仙故里、红色下屯、客家古村、生态田园”为主题,进一步优化了啸仙故居周边生态环境,活化利用阮啸仙纪念馆,新颜新貌的啸仙故居于去年9月重新开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坤介绍,原先的书屋变身为陈列阮啸仙生平事迹与啸仙精神的展馆,该展馆用阮啸仙生平事迹、阮啸仙精神、红色审计专题和纪检监察专题共4个展厅,按照阮啸仙对革命事业各个领域所作贡献的路径为序,全方位讲述阮啸仙的故事。
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2018年,东源县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八项工程”,已投入使用扶贫资金5.27亿元,实施产业化发展、水利、道路、安全饮水、人居环境整治等村公益项目736个,2018年底预计达到脱贫标准4455人,3年累计脱贫人口22867人,脱贫率达85%。
精准施策全域创建
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在东源,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机衔接,“三农”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东源选派560名干部联合组成21支驻乡镇工作队和258支驻村工作组,深入推进“1+6+N”。船塘板栗、上莞仙湖茶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新申报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71家;新认定家庭农场32家,总数达到238家;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78个;船塘镇成功申报2018年广东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镇。
东源实行整县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采取分批分档次奖补的经济激励措施调动村(居)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全县已有268个村(居)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并通过考核验收,完成率94.6%,其中50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面完成清拆,完成率100%。省定贫困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稳步实施,制定示范村实施细则与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起县级统筹协调指导监督、乡镇负责牵头组织、村级负责创建的责任机制,省级新农村示范片、50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建设顺利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行动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变好。
东源是第四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连片建设县,涉及康禾、黄田2个镇5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在康禾、黄田两个镇开展以“温泉养生、福地康禾”为主题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打造具有东源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片。顺天大坪、义合下屯分别以灯塔盆地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打造东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周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特约记者 黄廷首 陈振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