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 阅读新闻

东源县双江镇以“网格化+积分制”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 绘就全域乡村和美新图景

近年来,东源县双江镇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核心任务,聚焦村容村貌改善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创新实施“主人翁”意识培育工程,构建“全民参与型”人居环境整治体系,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颜值”“品质”双提升、治理“成效”再巩固,绘就全域乡村和美新图景。


群众凭积分到超市兑换爱心物资。

搭建“网格化”治理体系,破解卫生整治难题

为集中破解“脏、乱、差”等重点难点问题,双江镇全力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并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全网格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30处、整治“六乱”问题232个。

双江镇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圩镇划分为12个网格片区,由14名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105名镇干部、66名村干部、240名党员志愿者担任网格员。同时,建立“周四集中整治日”制度,对片区内卫生死角及“六乱”问题展开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实施“一区一策”精准整改,通过网格长牵头、部门及网格员联动对问题销号进行管理,实现一表清底数,一策解难题。

此外,双江镇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累计开展业务培训6期、制作主题宣传栏24期、发布宣传视频8条,并动员360名党员干部走访宣传2350户,发放《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3650余份。同时,该镇指导各村居通过“四会一约”等多种形式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制,推动群众环境保洁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深化探索“积分制”,建立自治管护长效机制

双江镇探索试行人居环境整治自治管理模式,以积分为杠杆、以兑换为激励,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积分超市”正向激励机制。

据了解,双江镇完善制度设计,制定《积分超市管理办法》《积分评定细则》,明确积分申请、审核、公示、兑换流程,通过“服务积分、以分换物”的方式正向激励群众参与卫生整治行动获取积分,细化“带头实行门前三包、志愿参与环境保洁”两大类10项指标。同时,构建“群众自评申报、互评学习、党群代表考评”三级评分机制,实行每月环境卫生治理成效星级评定,年终兑现奖励物资,目前通过积分制发动237户志愿参与环境保洁。

此外,双江镇还建立了动态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开展“积分之星”评选、举办积分兑换活动日等活动,累计评选出“积分之星”132户,兑换米、面、油、纸巾等日用品143份,推动形成“参与得积分、积分换荣誉、荣誉促行动”的良性循环,实现群众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

创新参与路径,“环境DIY”点缀美丽乡村

双江镇以“群众可感可及”为导向,实施“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策略,深度挖掘乡土特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精心打造“微景观”。双江镇由驻村工作组作为各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设计师”,通过深度调研环境本底、融合群众创意构想,制定兼具地方特色与群众智慧的房前屋后“微改造”方案。

引领打造“示范点”。双江镇结合“党建引领齐参与,镇靓村洁庭院美”专项行动,选定寨子村、高陂村作为美丽庭院DIY建设示范点,组建12个专项工作组对36户群众庭院开展低成本的特色化“微改造”,协同群众一道拆除废弃棚屋3间、违规布幅13处、乱搭乱建围挡篱笆15余处,回收利用砖块、瓦片、石材、木材等材料,点缀盆栽花卉135棵,打造“微景观”样板48处。

全力打造“绿美路”。双江镇在每个村小组设置“环境整治意见箱”,累计收集绿美建设、风貌提升类意见建议58条。针对群众反映的主干道树种单一问题,以“绿化景观化、品种多元化”为导向,在X174线、双江村旅游大道等主干道种植三角梅、宫粉紫荆、桂花、满堂红、黄花风铃木与桃花等观赏树种,打造独具特色的“万绿果乡道”绿美环线,形成“村村争先、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共建氛围。

本报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修硕 陈振敏

 






上一篇:东源县检察院构建“检察公益诉讼+网格”工作机制 打通乡村公益保护“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东源县“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成效显著 1800多名青少年受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