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湖公园将迎整体大改造 解决湖水发臭和"水浸街"
本报讯 记者 谭兴孚 鳄湖公园地处老城中心地带,是河源的著名景点之一。但是,由于地下排水管网不够完善,多年来,该公园附近片区的居民饱受“水浸”之苦。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政府、源城区政府将通过鳄湖排污管网、道路、地下管道等整体改造,全面提升鳄湖公园周边环境,困扰附近居民多年的“水浸街”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由于背靠鳄湖西门塘,卫星社区地势低洼。家住卫星社区东横巷的居民田石稳告诉记者,每逢降雨,一家人就要与涌进家门的洪水作抗争,家具家电泡坏了不少。今年汛期很快又要到了,老人希望政府能够在汛期前完成改造。每逢突降大雨,也是社区居委会干部最忙碌的时候,大家要挨家挨户帮助独居老人往楼上搬电器、家具,避免被雨水侵蚀。
卫星社区居委会主任谢志坤介绍,鳄湖周边数万人的生活污水收集仅靠地下一条50 公分的污水管道,一旦降雨,管道拥堵,雨水污水一起涌进鳄湖,导致湖水发黑发臭。据了解,这一问题将在今年得到改善,市政府施行老城区提质规划,源城区计划投资1300 万元,铺设全长达2 公里的截污管道,首期工程实现上城社区雨污分流,困扰附近居民多年的“水浸街”问题也将同步解决。
河源市广源市政设计院工程师张伟新介绍,改造工程计划设置两条管道,一条环湖收集雨水,直排东江,一条收集污水,通往污水处理厂,第一阶段实现上城社区的雨污分流,往下再往各个社区铺开。另外,鳄湖旁的水果街,今年也将迎来大规模整修,路面拓宽至三车道,保留停车位,提升绿化水平,打通临湖视野,提高湖区通透性,让鳄湖公园“显山露水”。
新闻1+1
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舒适
本报讯记者邓宇珊“以前坑洼不平的小巷,现在都变得平坦宽敞,居住得更舒心自在了。”家住源城区上城街道上城社区的叶阿姨看着家门口的巷道,不由感慨这两年来社区所发生的大变化。据了解,今年,上城社区将继续做好老城区提质扩容工程,北直街古建筑修缮工作将逐步开展,环城西路、环城东路与鳄湖截污工程也将有机结合起来,让社区环境更宜居,让社区居民生活更便捷。
“在今年,北直街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会逐步开展,尽最大的努力让北直古街恢复原貌。”据源城区上城街道上城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城区上城北直街不仅历史悠久,古建筑多而且周边居民密集,承载着许多代人的童年记忆和生活轨迹。北直街古建筑的修缮将贯彻“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还北直街古建筑原有的风貌。而北直街的水泥路面则有望恢复青石板桥,即中间铺设青石板,两边填充鹅卵石,让老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重现。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 年代,辖区内要铺设自来水管,巷道被开挖撤掉了青石板,从而变成了水泥路。“目前,恢复北直街青石板桥工作在初步规划当中,具体实施仍要作进一步的了解。”
目前,上城社区里背街小巷的升级改造已达到70%,铺设了新的地下污水管道让之前逢下雨天就“水浸街”的情况成为历史。同时,社区新安装的过百盏节能耐用的LED路灯不仅仅是照亮社区巷道,更是照到了社区居民的心里。“社区环境越来越好了。”在上城社区住了20余年的老居民邱先生对上城社区的变化赞不绝口。记者还了解到,老城区环城西路、环城东路的升级改造也在今年开始,而作为老城区两条主要道路的改造,会与鳄湖的截污工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该工程一旦完成,鳄湖的水质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居住环境将更适宜,周边居民的生活也将更便捷。
上一篇:患病男婴被遗弃在汽车站 民警通过视频找到其家人
下一篇:现场110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