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紫金县紫城第二中学“训导案”教学模式
深入教学改革探索高效模式
——记紫金县紫城第二中学“训导案”教学模式
紫金县紫城第二中学非常重视教改,它以紫金县教研室开展的“三环”“四学”“五导”为指导,结合自己近几年摸索的教改实际逐步升华成该校的“训导案”有效课堂结构模式。
据该校副校长练远灵介绍,“训导案”分为“训练案”和“导学案”两部分,是备课组教师集体备课、精心设计的结晶,它强调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师生的沟通,实现对各层次学生的关注,实现课前课后的衔接,实现课上课下的连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紫城第二中学教学活动。
紫城第二中学老师在集体备课。
作业内容针对性强
据了解,以前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较为随意,多数在课本的练习题中选几道题给学生练习或当作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都做同一道练习,并且作业量也较多。但是,紫城第二中学却不一样,它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精神,提出了“训练案”这一模式。
“训练案”主要指的是老师布置训练作业,包括当堂训练作业和课后作业,无论哪一种作业,“训练案”都要求作业内容精而有针对性,设计应有层次性,形式多样性,要与课程内容、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相联系。按照这一要求,作业题又细分为知识巩固题、能力提升题、中考链接题、生活拓展题等类型。据老师们反映,他们布置的作业题大多不直接从课本里拿,而是参考大量资料,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由老师设计题目。因为作业是由老师综合了多种因素,针对不同层次的人要求不同、深度不一样,所以学生巩固练习时都恰到好处,基础差的同学做的题相对较基础,他们从做这些基础题中找到了自信心。久而久之,全体同学一天一个进步,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该校师生普遍反映,自从学校用了“训练案”模式,同学们对学习信心更足,学校的学风也越来越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育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千教万教就是为了不教。”要做到能够不教就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这么一种动力,达到这样的效果,紫城第二中学对原来的传统模式进行研究改革,提出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所谓“导学案”,是教师为教好学生而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与传统的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是老师个人独立完成,而“导学案”则是集体的结晶,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导学案”设有主备人,他主持备课组会议。先由备课组成员全员“个备”,再返回备课组“群备”。主备人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完善、修订形成“导学案”。任课教师拿到“导学案”后再根据本班具体学情进行“复备”,这样,“导学案”就可进入课堂使用了。
在“导学案”中,简明清晰地列出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点、学习要求、自学指导、学习流程等。其中自学指导最为重要。它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置,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上课时,老师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激励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写好一个“导学案”个人要认真备好教材,需要阅读文本,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同时又要大家一起研讨。这样,虽然工作量大,但老师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模式。有老师说,以前备课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在备课时会偷懒,不认真备。但现在不同了,自己备的课还要拿出来与其他老师交流,如果自己备的课次次被同事否定就会感到丢脸,不得不每次备课都非常认真。这样,就倒逼自己努力学习,增强责任心。在交流时也可向同事学习到不少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报记者 谢雨望 通讯员 杨耀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