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给孩子上好安全课 千万别忘了网络安全
暑假来了,平时忙于繁重学业的同学们终于可以利用这漫长的假期制定游玩计划,好好地放松一下了,其中就有不少学生选择上网来放松心情。对此,源城公安分局情报信息中心副主任黄国标提醒,学生要学会理性上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同时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孩子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树立文明上网理念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要求,网吧等经营单位必须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据网警部门统计,2012年,源城区开设有近150家网吧,在公安部门的严格管理下,截至目前只有60余家网吧。当然,手机终端发展也是网吧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黄国标表示,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等多种优点,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弱以及上网途径的便利化也为其安全上网带来了隐患,加之成瘾性网络游戏、不良小说等不断出现,容易造成一些中小学生出现沉迷游戏、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黄国标提醒,学生性格单纯、鉴别能力薄弱,不法分子常常利用这一点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欺骗。学校、家庭、社会要帮助学生尽早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树立文明上网理念,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
黄国标表示,针对孩子上网和玩游戏的问题,作为家长更要做好引导工作,既不能放任孩子在网络世界中畅玩,也不能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网络。家长要杜绝孩子上网吧,告诉孩子网络不同于现实社会,引导孩子善用网络资源,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还要合理地安排上网时间。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来降低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暑假期间,家长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让孩子报读书法、绘画、篮球等特长班,或者与孩子一同外出旅游、去图书馆看书、运动等,增加亲子相处的时间,增加彼此间感情,让孩子在其他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更好地释放压力,渐渐让孩子懂得网络并不是唯一放松自己的方式。
本报记者 邓宇珊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