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烈士英名浩气存 忠魂长留东江畔 ——记《浰水之歌》谱写者、革命烈士彭泰农

“我们一群优秀的青年,我们一队新文化的劲军,结集在浰水的东南。为了学习知识,为了建国抗战,共一个生活,同一条心。同学们,骄傲、散漫、畏怯,希望成功是不可能;应该坚决彻底,还要韧性。艰苦地奋斗下去吧!那时候,民族解放,民权普遍,也有幸福的民生。看看!阳光已照耀在半天!在半天!”这是和平县四联中学的校歌,1940年由革命烈士彭泰农(化名彭振东)谱写,已传唱78载,历久不衰。日前,和平县四联中学负责人谈到这首校歌时说,这首校歌,让一代代人传唱至今,英烈彭泰农的不屈事迹,也让后人诉说至今。


四联中学精心保存的彭振东烈士用过的书箱。

“战地鼓手”呼吁记者捍卫正义

1915年3月,彭泰农出生于惠阳县白芒花瓦塘村一贫农之家。1937年初,他加入中共地下党。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在惠州从事革命活动的彭泰农便在《惠州日报》发表了《告东江父老兄弟姐妹同胞书》,号召东江儿女团结起来,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38年12月9日,国民革命军四五三旅收复惠州,被日军蹂躏后的惠州疮痍满目、百业待举。为此,彭泰农等参与组织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东江分会,用笔捍卫正义,“东江记者大团结起来”在那段时间流行开来。彭泰农在1939年2月3日撰写《我们得忠实地暴露——给在东江记者们的意见》,感慨“我们记者责任是多么艰重”的同时,他也指出“东江的记者们的工作距离任务还很远,虽然有的很英勇地走上博增莞边区,最接近敌人的火线,也有辛苦地踏上最偏僻的地方,可是还是不够。”

彭泰农建议记者们的足迹不能仅限于城市,还要下到基层,到“河流与马路的周围很小的区域,那里的材料,断不会比淡水,比龙岗,比惠城、博罗城没有价值”。

办夜校宣传抗日思想

1940年春,根据东江特委的安排,彭泰农及其妻子何丽琴到紫金县新智小学教书,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彭泰农在学校附近的新围、白门楼开办夜校和妇女识字班。每天晚上他都到夜校上课,风雨不改。他讲课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到夜校听课的群众越来越多。有群众说:“彭先生讲课讲到我们心坎上了。”他讲完课后,还常常找农民谈心至深夜。彭泰农深度近视,晚上视力更差,加上羊肠小道,到夜校上课是很不方便的。

有一天晚上,彭泰农走到半路,天下大雨,由于路滑,一下子摔出一丈多远。当他爬起来时,还风趣地说:“没想到在这里还有机会坐滑梯。”彭泰农以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使党的工作深深地扎根在群众之中。

《浰水之歌》代代传

1940年12月,根据工作需要,彭泰农化名彭振东,由紫金调到和平县和东区委负责区委工作,公开身份是和平四联中学语文教员。他与林镜秋、黄志猷等经常在《半月刊》《每日论坛报》发表文章,宣传抗日和进步思想,同阻挠抗日宣传的国民党顽固分子欧阳励农、徐声涛之流展开斗争。他还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关心国事,并引导学生出版《联中半月谈》和《联中学生》等校刊。为激励师生为抗日而奋斗,彭泰农还创作了四联中学校歌《浰水之歌》。当时,四联中学是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在和平第三区(彭寨、林寨、古寨、东水、贝墩等13个乡辖区)地下组织活动的重要阵地,培养革命力量的摇篮。也就是这首《浰水之歌》,激励了不少人奔赴抗日前线。

1941年7月,彭泰农调任后东特委宣传干事。7月中旬,后东特委青委在南拔寮张华基家里举办青委训练班;同月下旬又在河源黄村举办县委干部训练班。这两期训练班都由彭泰农负责主讲,他组织学员学习斯大林《论中国革命性质、任务》、毛泽东《论新阶段》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干部的理论和政策水平。1942年,“粤北事件”发生,彭泰农离开黄村调往东江纵队任职。1943年,彭泰农在九龙新界的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不幸受伤,被日本宪兵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没有泄露党的机密,最后英勇就义,时年28岁。

英魂激荡浰江畔

在和平县四联中学,一间不大的展览室里保存着20多件珍贵文物,这其中就保存着彭泰农当年用过的书箱。

烈士虽然牺牲,然遗物仍存,校歌也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19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革命战争年代,包括彭泰农在内,四联中学有22位烈士为国捐躯。为告慰烈士英灵,弘扬联中革命精神,2001年12月7日,和平县建立了四联中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以激励后人。2015年,彭泰农等被民政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几年,四联中学还修建了百米爱国主义教育画廊、红色碑林等,以宣传包括彭泰农在内的烈士事迹,以教育后人。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连平4涉毒人员被抓
下一篇: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宣讲报告会河源专场举行 用好故事讲述改革开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