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没人管”“管不好” 各地纷纷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破局
垃圾随意丢弃、车辆乱停乱放、流动商贩随意出入……当前,有的老旧小区根本没有物业管,有的物业管得很差。一些居民因物业“服务差”不缴费,而物业也往往以“入不敷出”为由敷衍了事。在全国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中,补齐物业管理服务短板、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呼声甚高,多地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
强行清退不合格企业
据了解,不少城镇2000年前建设的老旧小区都是出售的公房,由地方国企下属的物业公司托管,除了保洁等基本服务外,几乎没有物业管理。目前,一些小区在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后引进了物业公司。
河北邢台市桥东区市交通局家属院小区居民刘小英说:“以前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现在引入物业公司后,路面平坦干净,车辆停放齐整;原来杂草丛生的空地被改造成停车场、健身小广场,还有保安巡逻。”
此外,各地通过专项整治,强行让一些服务质量差的企业退出。“我们通过奖优罚劣,调整退出20%能级低、服务差的物业企业。”上海市虹口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虹口区还对各物业服务企业及相关住宅小区开展问卷调查,形成164家物业服务企业满意度得分及排名,并按照七色评价体系进行分级,分别为金牌、银牌、绿牌、蓝牌、黄牌、橙牌和红牌,不达标的物业服务企业无法拿到“达标奖金”。
服务差不缴费,不缴费服务更差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旧小区引入物业后,管理运营情况仍存在困境,如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比例不高,物业费面临提价难、收缴率低等问题。
记者在南京市采访发现,有的改造后的小区后续管理不到位,仅实现基本保洁,停车、绿化、安保等无人管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整治后,引进市场化物业的不到10%,已经成立业委会的只有20%左右。“没有业委会,大家意见不统一,谁也做不了主。”
随着对物业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管理成本相应增加,提高物业费成为一些老旧小区的突出矛盾。“有些小区规模小,甚至不到1万平方米,不少居民对物业服务不满意、拒交物业费,导致物业管理公司入不敷出、常年亏本。”上海一家国有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大倒苦水。
“物业费不提高,反过来又影响物业服务的质量,形成恶性循环。”河北省衡水市方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研说。
各地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
为解决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目前多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一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
——合并实现“大物业”集中管理。针对老旧小区不成规模、物业公司不愿接管的难题,河北邢台将老旧小区“化零为整”,将无人管理、无人清洁、无人维护的多个相邻老旧小区,“打包”交由物业公司管理,在保洁、秩序维护、维修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搭建居民自治共治平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街镇基层政府通过搭建社区共治平台,推动居民自治制订物业管理方案。例如,成都市将成立小区自治组织,如建立社区联席会议等方式,作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的前置条件,让居民充分协商,对小区管理模式、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致意见。
——政府“托底”。南京市物业办副主任童龙声表示,由于目前市场发育不健全、国家相关政策不完善,一些老旧小区的管理难题仅通过市场难以解决,暂时仍需政府“托底”。南京市栖霞区住建局物业科科长李秀东介绍,公益性物业公司托底之后,老旧小区和保障房小区的物业费是每月每平方米0.4元,而其他小区普遍在每平方米1.9元左右。
据新华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