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工作 坚决向毒品说“不”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今年的禁毒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工作,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全民禁毒工程,为有效遏制毒品犯罪、净化社会环境、推进平安法治河源贡献检察力量。
市检察院联合多部门组织中小学学生旁听毒品犯罪案件庭审。(资料图片)
吸毒成瘾走上犯罪道路
谢某身染毒瘾长期吸毒,为获取毒资和牟取暴利,经人介绍将自己位于龙川老家后山的鸡棚修整后供人制毒,期间负责帮忙望风,案发后潜逃至外省。
在潜逃期间,谢某仍然沉迷毒品无法自拔。一日谢某在吸食毒品后,冲到马路中间,逼迫一司机停车后,趁机从车窗爬进车内,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折叠刀捅向被害人,将被害人捅伤并强行抢劫商务车逃离现场,后被公安机关抓获。谢某犯制造毒品罪、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在这起案例中,谢某明知他人制造毒品,为他人制毒提供场地、望风等帮助,是共同犯罪,构成制造毒品罪。谢某吸食毒品后伤害他人并抢劫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谢某吸食毒品成瘾,不仅严重影响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还因产生幻觉侵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走上制毒、抢劫的犯罪道路,最终被判处刑罚。
毒品严重危害社会、家庭、个人
毒品是万恶之首,对社会、家庭、个人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一是严重危害社会。毒品不仅直接诱发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因吸食毒品也造成人体机能损害,丧失工作能力,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吸食毒品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的同时,甚至会患上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公共卫生。二是严重危害家庭。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须耗费钱吸毒,贫困和矛盾将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亲人反目,甚至家破人亡。三是严重危害个人。吸食毒品除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外,还会形成精神依赖性,出现精神混乱而引发暴力攻击,甚至行凶杀人。吸毒成瘾后为了吸食毒品不惜以贩养吸、帮助毒贩运输毒品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普法:严惩毒品违法犯罪
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等都对涉毒违法犯罪进行规定,将涉及毒品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一般违法或刑事犯罪的范畴,给予最严厉的处罚。
涉毒违法犯罪最常见的违法行为是吸食毒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吸食毒品将视情节轻重分别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等处罚;最常见的犯罪行为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容留他人吸毒等,《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至三百五十七条规定对毒品犯罪进行了详细规定。法律对毒品犯罪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其中《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最高刑罚是死刑。
近年来,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案件多发,容留他人吸毒也是犯罪,《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行动:检察机关打防并重
我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工作,依法履行批捕、起诉和诉讼监督职能,始终保持打击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深化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积极投入开展全民禁毒斗争,坚决遏制毒品犯罪高发态势,有力推动平安法治河源建设。
在禁毒宣传方面,市检察院牵头联合多部门开展为期3年的毒品犯罪案件公诉庭审课堂项目,组织全市中小学学生到法院旁听毒品犯罪案件庭审。该项目获得广东省普法办“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优秀普法项目奖”,在“河安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赛市直版块中获得一等奖,荣获“河源市青少年禁毒宣教活动项目典范”称号,配套的毒品宣传微视频《拯救》在广东省普法办、广东省司法厅举办的2018年公益法治宣传作品创作大赛中获二等奖,并在河源市2018年青少年禁毒宣教创新活动暨作品创意大赛中荣获微电影、微视频类作品一等奖。
预防:坚决对毒品说“不”!
检察官指出,面对毒品,我们要坚决说“不”。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文明、健康的兴趣爱好,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二是认清毒品对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的危害,认清吸毒者最终将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认清戒毒的痛苦与艰难,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三是提高辨别毒品意识和能力,要注意明辨各类毒品,尤其是伪装性较强的各类新型毒品,切勿在他人诱骗下吸食毒品。四是切忌沉溺于网吧、酒吧等易于诱发和滋生吸毒问题的场所,以防被人诱骗而沾染毒品。五是要谨慎交友,如果发现周围的亲戚朋友中有吸毒的人,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坚决抵制诱惑,坚决不与其来往,可选择报警。
本报记者 刁城帮 通讯员 陈漫秀
上一篇:现场110
下一篇: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公示 我市五人入围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