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它才是抗疫最“硬核”的省份,可为全国镜鉴
按说,现在远远没到摆成绩、求掌声的时候,各省都还在打仗,疫情如火,所有人的心都还悬着。
不过,互相借鉴“战疫”经验,也是有必要的,有助于“差生”补足短板。全国一盘棋,才能打得赢。
其实,广东才是抗疫最“硬核”的省份。不管从理念、做法,还是管理能力、文明程度,老广都走在最前列。
不吹不黑,欢迎你看完文章后争论或补充。
首先,广东出了一个钟南山。
钟院士对于这场全国抗疫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是他奔赴武汉,第一个披露了“人传人、要隔离”的重要信息,第一个明确建议大家“不要到武汉,湖北人不出省”。
他未必得到了授权,却有说出真相的良知。
因为这话晚说一天,就会增加几十万的人口流动,交叉感染又要增加多少。
非常时期,他以84岁的高龄,奔走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有不少省份,能够培养出许多两院院士,但很难培养出一个钟南山。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因为,钟南山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钟南山,离不开广东这片改革开放、求真务实的热土。
早在非典时期,他就最早质疑病原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和当时更高层的结论相左。
要挑战权威,推翻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信息,得顶着多大的压力?
这时候,是广东的媒体支持了他。
南方日报的这篇报道,后来获得了中国新闻一等奖。
钟南山敢言,也慎言。每一句话均基于详实的一线调研、临床分析,成为疫情防控的“风向标”。
1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白岩松问:病毒是否人传人?
“肯定人传人,武汉已有医务人员感染。”他毫不犹豫。
“我推崇讲真话,真话不是真理,真话不一定是对的,但起码是心里话。”
广东人相信“讲真话”的力量。一句真话,重于泰山。
正因如此,当疫情汹涌而来,广东的反应也是最快的,在全国首批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很快,全省进入高度戒备状态,16条措施迅速出炉。交通检疫、联防联控、救治患者、保护医护、科学攻关、人文关怀……一下子,整个广东都动起来了。
在跟疫情抢时间的关头,这一步快,就少了许多步步惊心。
爱“港真”(说真话)的广东人,碰到透明度低的政府工作态度,是不能忍的。
在一场发布会上,记者问钟南山,内地信息是否通报给香港。钟院士马上回答:疫情信息公开透明,没有任何保留。
我注意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次防疫开始后,广东各个城市的政府就开始暗暗“较劲”,开始比赛:谁的透明度更高。
1月19日,深圳首例输入性病例确诊。一天都没耽搁,次日就开始对外公布疫情,并且每日更新。
1月24日起,深圳公布累计确诊的15个病例详情,包括年龄、籍贯等情况。
但市民还是不“满足”:可以通报小区名字吗?
很快,随着病人增多,深圳在1月30日,公布了31个确诊病例在发病期间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
珠海、中山、梅州、广州等城市纷纷跟进。一个比一个详细,比如珠海、中山开始公布病人的“活动轨迹”。
广州市一次性公布了179例确诊病例详情,涉及11个区91个小区或场所,包括道路、酒店、商住楼宇、居民小区等。
随手贴一个,你感受下。
现在,广东已经有16个城市公布了病人的轨迹和活动小区。
基于政府公布的详细信息,媒体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便民应用。
比如,南都就给各个城市的疫情透明度打分、排名,鼓励政府做得更好。在其APP上,可以便捷地查到,哪家理发店,哪个饺子馆,甚至哪家的祠堂,出现过病人。
截至2月3日24时,广东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97例。累计出院20例。无死亡病例。
上一篇:广东,每逢大事有静气
下一篇:慰问防疫一线工作人员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