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 90 后女护士:战“疫”青春吐芳华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中国的世界卫生日宣传主题为“致敬医护,共抗疫情”。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特别是4.26万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场战“疫”中,年轻的90后护士占比达到40%,而重症、呼吸、感染等专业的护士,更是在一线展现了至关重要的专业水平。和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朱小恩,就是这样一位奋战在湖北荆州石首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的90后护士,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朱小恩用坚强与刚毅诠释了美好的青春芳华。

义无反顾,请战湖北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组建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号召,朱小恩第一时间主动递交了请战书。“春节正逢值班,当看到第一批援助湖北医护人员出征时,内心非常震撼,暗自下定决心请战奔赴抗‘疫’最前沿。”朱小恩说,作为医护人员,在面对这次重大疫情时,应该义无反顾地走在最前面,但是她却怕父母反对,直到名单确定,自己才将这样一个消息告诉父母。她说:“爸妈,驰援湖北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任务,目前我还没有结婚,你们还年轻,没有家庭的负担,没有后顾之忧,我去报名参加最合适。”经过反复劝说,朱小恩的父母最终答应了她。

身处抗“疫”一线,长发将会成为一种累赘,在上班时须用防护物资将其精心包裹好,不仅耗时费力,还会浪费防护耗材,但不包裹的话,又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为了更好地投入抗“疫”工作,也为了更好地穿脱防护服,朱小恩毅然剪去了自己的长发,她笑着说:“头发剪掉了还会长出来,只要早日战胜疫情,就可以早日拥有长发,疫情不退,青丝不留!”2月14日,朱小恩随着医疗队进驻到石首市中医院,与队友们被统一分配到重症监护室一线工作。

职责在肩,不辞劳苦

进驻第一天,朱小恩与队友们一道熟悉病人的情况,很快就投入到了护理工作中去。在石首市中医院危重症病区,护理人员的任务重,责任大,她与队友们一起不辞劳苦,迎难而上。为了节约防护物资,在值班的时候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几个小时后,汗水浸湿了防护服,护目镜早已经起雾,看东西已成了很大的问题,口罩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血痕,脖子也变得僵硬。但朱小恩始终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声累,留下的只有她在病房中紧张忙碌的身影。

在危重症病区开展护理工作,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拥有高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还需要爱心和耐心。朱小恩视病人如亲人,在面对气管插管的重症患者血氧饱和度等情况不太乐观的时候,她几乎整晚寸步不离陪在患者的床边,时刻关注着其各项指标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将近9个小时的工作,鼻梁处因N95口罩的长时间压挤显得特别痛,她说:“摘下口罩那一刻有一种重生感觉,但当看着病区患者一天天变好,病区患者一天天减少,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朱小恩在报名驰援湖北的同时,还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向医院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表现优秀,她在抗“疫”一线进行了宣誓,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顶天立地映彩霞。”朱小恩仅仅是驰援湖北一名平凡普通的护士,面对肉眼看不见的病毒,虽然条件艰苦,但她没有退缩,主动请缨、以身涉险,她和队友们全情投入、奉献自我,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白衣战士的神圣使命,用柔弱的身躯和细嫩的双手托起战胜疫情的希望,用坚强与刚毅,诠释着美好的青春芳华。

本报记者 彭茂洋






上一篇:执甲战“疫”一线大爱守护生命 ——记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张琳
下一篇:广东最后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183人平安归来 战时无畏去 春日安然归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