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饿肚子也不脱下防护服 源城区埔前镇卫生院医生蔡伟雄用奉献擦亮胸前党徽
“蔡医生,我很害怕。”一条来自正在源城区定点隔离医院隔离患者的微信发至源城区埔前镇卫生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蔡伟雄的手机上,43岁的蔡伟雄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耐心地开解患者,安抚他的情绪。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劝解,患者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积极接受治疗。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蔡伟雄每天都带领团队下乡入户为疫区来源城人员进行造册登记、测量体温、健康宣教、采集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带头奋战在疫情第一线,这不仅是他作为医护工作者的庄严承诺,更是党员敢为人先、积极奋斗的现实写照。
憋尿饿肚子不愿浪费防护服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早上8点钟,在埔前镇卫生院里都能看到,蔡伟雄早早穿好了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帽子等,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对埔前镇辖区内各村居进行网格化排查,下乡入户为疫区来源城人员进行造册登记、测量体温、健康宣教、采集鼻咽拭子核酸检测。为了让一件防护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蔡伟雄从穿上防护服那一刻起就不喝水,乃至于憋尿饿肚子,不完成当天的排查任务是绝不敢脱下衣服,“因为不想浪费,防护服一件难求”。
蔡伟雄为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
在下乡入户过程中,并不是每一名对象都乐意配合工作。有些人认为大过年的,医生还要上门,很不吉利,于是对他“冷言冷语”。对此,蔡伟雄选择用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向隔离对象说明情况。同时,为了第一时间关注到隔离对象的情况,蔡伟雄还与走访过的隔离对象建立了微信联系,通过小小的屏幕,24小时关注隔离对象的状况。2月4日晚上10点多,一名隔离对象主动打电话告诉蔡伟雄自己发烧至37.5度。蔡伟雄接到电话后,立刻向上级汇报,并帮忙联系定点隔离医院的床位和车辆。很快,当天晚上11点55分,已有救护车将该名隔离对象送至定点隔离医院。等该名隔离对象在医院安顿好后,蔡伟雄绷紧的神经才稍微松了一下。经后期检查,该名患者是因水痘引起的发烧,排除了他患上新冠肺炎疾病的可能。在该名对象入院治疗水痘期间,蔡伟雄还不断通过电话、微信缓解他的心理压力,让他积极接受治疗。
夫妻二人皆在战“疫”一线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埔前镇卫生院组成了7个医疗团队,为疫区来埔前镇各村的人员实施医学观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蔡伟雄专啃硬骨头,主动选择负责医学观察人数最多的村(社区)——兴业居委会,带领团队下乡入户进行排查。繁忙的工作,使得他晚上9点后下班成为了常态,最长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达40小时,几乎是以医院为家。
作为医生的家属,蔡伟雄的爱人也投入到了这次防疫工作中,每天夜晚坚守在埔前高速路口,对外来车辆人员进行测体温和信息登记。在这个春节期间,夫妻俩都在一线参与防疫工作,聚少离多,给予儿子的陪伴时间几乎为零。每每看着儿子委屈、渴望陪伴的眼神,蔡伟雄只能选择忽视,压制住内心的愧疚,继续义无反顾投入到防疫工作。
蔡伟雄说,他是一名医生,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他也是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任何一个身份都是义不容辞冲锋在前。接下来,他将继续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坚守疫情第一线,用奉献擦亮胸前的党徽。
本报记者 刘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