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守防疫一线 时刻准备出发——记源城区人民医院救护车司机李志辉
“xxx,男,48岁,联系电话188xxxxxxxx,埔前镇罗塘村xxxx。”
“收到!”
7日晚上9时30分,忙碌了一天后,源城区人民医院救护车司机班班长、51岁的李志辉刚捧起饭碗准备吃晚饭时,又一条需要接诊的信息发送至他的微信上。李志辉立刻放下碗,直接赶往医院集合,在1分钟内出车,直到8日凌晨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家。但到早上8时,他又准时出现在医院门口,准备当天早上的发车工作。
李志辉整装待发。
从1998年开始,李志辉就在源城区人民医院从事救护车司机工作。作为救护车的司机,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当接到出车任务后,第一时间与隔离人员“接触”,尽管未知风险很大,但他却从未止步。17年前,抗击“非典”工作时,李志辉在一线战斗,保障医护人员能冲锋在前。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他还是一样勇挑重担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第一时间带领着医护人员和隔离人员、密切接触者等穿梭在医院和定点观察点之间。除此之外,李志辉还要与医护人员一起进社区开展疫情排查、登记和预防宣传工作,送检测样本至市疾控中心检测等。
防疫工作以来,李志辉一天的最高出车纪录是20多趟,少的时候也有10多趟。也因任务繁重,连续不断地工作,李志辉连吃饭都是不定时不定点,错过饭点、饥肠辘辘也是常态。但是,即便如此,身兼数职的李志辉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24小时待命,时刻绷紧神经,每次任务一下达,他的脑海里立刻编织出一张最畅通的路线图,以确保又好又快到达目的地。2月1日晚上7时,李志辉已下班回家,正准备与家人一起吃饭时,接到医院紧急电话,称城南社区有居民需要接送至定点隔离点。非值班人员的李志辉二话不说,立刻赶回医院,在1分钟内做好准备,出发接送该名人员,半小时就将其安全送至定点隔离点。
白色的车身,红色的“十”字,闪烁的警灯,以及响亮的警笛声,这些都给了李志辉一种使命感,他为自己的职业自豪。“虽然我目前还不是党员,但我希望火线入党,能够为我们党旗增添光彩!”李志辉说,他也将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冲在最前头,为防疫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刘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