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建设钓鱼台片区“三桥十路” 打造“内通外联”综合交通体系
8月31日,暑气未消,在市钓鱼台片区铁路东路市政工程项目现场,3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拉线测量,做开工前的准备。作为钓鱼台片区“内通”交通体系的主要道路,铁路东路将于9月中旬正式进入“大干”模式。
交通先导,片区激活。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为构建钓鱼台片区“内通外联”综合交通体系,我市计划在该片区建设“三桥十路”,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引领,为该片区注入新力量、激发新动能,把钓鱼台片区打造成我市的“城市客厅”。
铁路东路有望春节前通车
道路建设是钓鱼台片区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先行者。市钓鱼台片区铁路东路市政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谢松林告诉记者,他们深知道路交通工程对激活片区的重要性,所以现在是开足马力,把“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一刻也耽误不得”的拼劲迅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力。
据谢松林介绍,该项目路线呈东西走向,西至创业三路,东至迎客大道,全长约1127米,宽30米,是钓鱼台片区内一条重要的东西走向城市次干路,与钓鱼台片区其他市政道路,创业一路、创业二路、工业大道及迎客大道等组成片区路网主骨架。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收尾阶段,计划于9月中旬正式动工。“动工后,我们将抢抓下半年施工黄金季,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起点终点同时开工,分段流水作业,争取春节前完工通车。”谢松林表示。
“三桥十路”有序推进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为“内通外联”钓鱼台片区交通格局,我市计划在钓鱼台片区建设“三桥十路”,加强新丰江南北两岸及东江东西两岸的联络互通,加强新城区、老城区、钓鱼台、高新区、江东新区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形态对接,有效推动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据了解,“三桥十路” 中的三桥主要指新丰江渡头大桥、风光大桥、东方红大桥;十路为庄田大道、双下路、双下路至东环路段、新丰江沿江北路、新丰江沿江南路、钓鱼台大道、山泉路、京九铁路东路、纬十四路西段、纬十四路东段。
“钓鱼台片区位于城市中部,是河源的‘城市客厅’,通过近几年规划建设,片区已经有了开发建设的基础,到了发力的节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邵卫根表示,他们将抓住钓鱼台片区、高铁新城、市高新区这3个发展切入点,以打造城市心脏的高度,加快推动上述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钓鱼台片区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谋划打造的“城市客厅”,就是要按照“区域联动,实现拥江协同发展”策略、“内优外联,强化区域交通联系”策略,不断提升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助推我市高效“融湾”“融深”。
“三桥十路”的谋划建设工作是我市近期市政工程建设重点方向。据了解,目前,纬十四路跨东江大桥(东方红大桥)前期工作正大力推进,已完成项目方案设计,预计年内动工;渡头大桥、风光大桥的谋划建设工作也在加紧推进中;铁路东路、片区土石方等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下一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深入调研,重点研究论证新丰江渡头大桥、风光大桥及其余道路的规划建设,加强与源城区、市高新区及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项目攻关,推动“三桥十路”尽快落地实施。
随着一辆辆混凝土搅拌车列队驶入、一片片沙土荒地中桥梁、建筑物“拔起”,一阵阵机械轰鸣声响彻天际……钓鱼台片区将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加速奔跑,加快打造成为我市的“城市客厅”,助力河源“融湾”“融深”。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