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百姓碗里的猪肉有保障吗?——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生猪生产热点问题
本报讯 据新华网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刚刚过去的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6%,拉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约2.05个百分点。这让人不免担心,下半年百姓碗里的猪肉有保障吗?“二师兄”价格是否会持续上涨?近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通气会,有关负责人回应了当下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主要指标向好!生猪产能加快恢复
生猪生产直接关系猪肉供给。当前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如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能繁母猪存栏连续9个月增长,生猪存栏连续5个月增长。
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体现生猪产能的核心指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实现同比增长3.6%,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与去年9月份相比,累计增长幅度达到28.6%。
生猪存栏方面,根据监测,生猪存栏最近5个月环比增幅分别是2.8%、3.6%、4.5%、3.9%和4.4%。与今年1月份相比,累计增长幅度为20.9%。
“根据对全国规模猪场全口径监测,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在恢复。”杨振海说。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介绍说,各地生猪生产恢复向好。6月份,除宁夏外,30个省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前期降幅较大的南方主产省份持续快速恢复。15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5%以上,13个省份生猪存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0%以上。
生猪养殖加快恢复,推动市场供应增加。辛国昌表示,3月份以来,生猪出栏量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同时,今年前5个月猪肉进口172.4万吨,同比增长146.2%。
供应持续改善 肉价持续大涨可能性不大
监测显示,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进入6月份开始上涨,7月份第2周(7月6日至7月12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平均售价每公斤53.15元,连续6周上涨,涨幅15.6%,但比2月中旬的高点低6.49元。
猪肉价格为何上涨?下半年会保持上涨趋势吗?
杨振海表示,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消费拉动,也有一些突发性因素助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6.8%,5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8.9%,预计后期餐饮业猪肉消费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一般来说,每年6至9月份猪肉价格都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今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消费增长,上涨压力可能会更大。另外,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对生猪生产及产品调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推高了局部地区猪肉价格。”杨振海说。
杨振海表示,下半年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目前生猪存栏和仔猪供给量已连续5个月恢复性增长,预示7月份以后可出栏的商品肥猪将会逐步增加,猪肉市场供应将持续改善。同时,今年猪肉进口预计比去年增加100万吨以上,禽肉产量增加120万吨以上。
“综合分析,三季度之后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逐步缓解,下半年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猪肉价格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杨振海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