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配套更完善 居住更舒坦
在不少老旧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点、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欠缺,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这类需求纳入清单,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社区里的养老“驿站” 政府出钱 机构运营
设施齐全的观影室、棋牌室,宽敞明亮的健身房、读书角,干净整洁的餐厅、活动室……走进江苏省昆山市西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西河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军告诉记者,西河社区共有6个小区,其中3个是老旧小区,老年人口较多,需要有一处场所解决日间用餐、休闲等问题。由于社区场地有限,一直没能实现。
2019年初,由昆山市住建局牵头、在青阳城市管理办事处等参与下,西河社区祝家厍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新建一个面积达40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列入计划。
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场地问题。祝家厍新村南门一栋楼房的一层进入了改造团队的视野,很快社区就将这里租了下来。4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年租金为18万元,由昆山市财政拨付,装修费用40万元,由昆山市财政和西河社区共同出资。几个月后,一个设施完备、环境整洁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随后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引进一家养老服务机构,负责该中心的日常运营。
“干净卫生,饭菜也很香。”80多岁的胡银珍老人笑着说,每天在这里吃两顿饭,一个月只需交300元,算下来,一顿饭还不到6元钱。中心建成短短半年多时间,已经吸引了50多名社区老年人报名参加。
家门口的住院病房 功能增加 提档升级
竹深叶密,一幢小楼掩映在绿树中。楼道尽头,15平方米的屋子,并排摆放的两张床,住着71岁的程家树和她的老伴儿。护士正给两人换药,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这里是全科医学科的病房,两位老人来这已有大半个月了。
半年多以前,重庆市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的居民看病,还要走到几公里外的医院;如今,家门口开设了社区医疗点,受到居民欢迎。
改变从何而来?
2019年,大渡口区开始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进行调研发现,不少老人希望社区有个方便看病的地方。于是,大渡口区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将跃进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纳入改造升级。
提档升级后,社区卫生中心样子没大变,功能却增加不少。医护人员增加了夜班,居民可以选择住院治疗。新增全科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引进专业人才,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点……社区卫生中心能够辐射周边许多老旧小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慕名而来。“家门口就能住院看病,而且服务态度好、医疗水平高。”居民彭先生称赞。
楼底下的文化中心 盘活资源 服务居民
“住了18年的小区,服务越来越好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在操作摇臂健身器的李阿姨,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您别看李阿姨现在挺满意,当年提升改造的时候,她可是很难做思想工作的!”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武夷绿洲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爱霞说。
2018年初,台江区启动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工作。1999年建成,此后近20年没有专业物业管理的武夷绿洲社区光明世家小区,被列入提升改造计划。
画图纸、列规划、摸情况,区房管局、街道、社区联合调研组深入小区走访。当走到14号楼楼下架空层时,一片杂物堆引起了调研组的注意:“这么大的面积闲置着,用来做文化活动中心岂不是很好?”但郑爱霞担心,“这是楼上居民的公摊面积,恐怕没那么容易答应拿出来哟!”
果然,家住4楼的李阿姨很快就找到了郑爱霞表示反对:“那是我们楼的地方,凭啥给大家用?”
几天后,社区打印的文化活动中心彩色效果图送进了李阿姨的家里。“您看,能看书能休闲能健身,这样好的地方,能让生活更幸福哩!”郑爱霞“图文并茂”的解释,让李阿姨松了口。
这项由台江区政府投资400余万元的民心工程,在3个月内顺利完工。如今的架空层,电视机播放着居民熟悉的闽剧,4个书架被各类书籍塞得满满当当,大家在这里阅读、休闲,好不惬意。“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就是要完善配套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感。”台江区房管局二级主任科员刘君说。
据人民日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