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拓新路 河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顺利启动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聂燕 民前日,河源高新区举行河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启动仪式。这是河源高新区认真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胆尝试,必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水平,为河源高新区加快推进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河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由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河源市湾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华研(广州)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据了解,该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将打造成为知识产权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创业投资和创新价值实现平台,建成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工作机制,发挥知识产权在研发创新、产权保护、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河源高新区加快形成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名品牌,更好地助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产业品牌影响力。
知识产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好知识产权对科学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今年9月17日制定的《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河源高新区进一步强化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鼓励措施,提高获得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企业的资金支持,对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优秀奖的企业,分别给予60万元、50万元、4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广东省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企业分别给予4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今年前三季度,河源高新区专利授权量838件,占全市总量的24.39%,同比增长50.72%,其中发明专利47件,占全市总量的38.84%,同比增长113.64%,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