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252个紫金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 别样六一,“童”样快乐!

一个书包、一支钢笔、一块手表、一套课外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却是紫金县留守儿童们渴望实现的心愿。5月21日,“爱心暖童心,点亮微心愿”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在紫金县九和镇中心小学举行,紫金县数所学校的252名留守儿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前圆梦,收到了节日的礼物和祝福。

一个个被点亮的“微心愿”,承载着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饱含了圆梦人的温暖心意。4月28日,河源晚报社对紫金县九和镇中心小学部分留守儿童的微心愿进行了报道,并联合民革河源市委会共同发起“爱心暖童心,点亮微心愿”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共同帮助他们点亮微心愿,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活动一经报道,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河源民革党员纷纷认领孩子们的微心愿,帮助孩子们圆梦。


收到礼物后,学 生们心情激动。

老师给学生派发礼物。

民革河源市委会捐赠学习用品等一批。

点亮微心愿 感恩“圆梦人”

“我想要一块手表,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我想要一本关于人类演化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我想要一套画笔,画出生活的色彩。”在活动现场,任星雨、陈嘉敏、李淑怡在主持人的邀请下分享了自己的微心愿,随后爱心人士代表现场为她们送上礼物。

拿到了自己心仪的礼物,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本来只是想要普通的手表,没想到能收到电话手表,觉得很高兴!”任星雨开心地与记者分享。而一旁陈嘉敏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了解更多关于人类演化的知识。“我想画一张一家人团聚的彩色画,送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李淑怡告诉记者,虽然很喜欢画画,但平时自己只能用铅笔画画,收到了画笔后想要给家人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们是留守儿童,可我们并不气馁;我们是留守儿童,可我们并不自卑;我们是留守儿童,可我们并不孤单。”五年级的余事晓代表所有的留守儿童向“圆梦人”表示了最真挚的感谢。有一个侦探梦的余事晓收到了自己想要的推理破案类书籍,希望能在课余时间提高自己的推理逻辑能力。在她看来,虽然父母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外出务工,无法陪伴他们,但在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下,他们拥有了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激励着他们自信、自立和自强。

关爱留守儿童需社会各界的支持

“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已连续开展了数年。2019年,河源晚报社首次与民革河源市委会联合开展该项公益活动,共为连平县绣缎镇中心小学、连平县油溪镇中心小学600多名留守儿童完成六一微心愿。2020年,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于9月份在龙川县黎咀镇中心小学开展这项公益活动,帮助300多名孩子“圆梦”。如今,252名紫金留守儿童实现了自己心愿,活动也引起更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不会被社会所遗忘,体会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紫金县九和镇中心小学校长钟文斌告诉记者,留守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为了让学校117名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关爱,学校组织了‘教师帮扶’活动、‘两地书亲子情’等活动,并实行代理家长制,定期与学生、家长交谈,了解孩子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但如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生活问题已不仅仅是学校、家庭层面要注意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

“也许她们未来会成为著名的画家、侦探,我们的举手之劳,在孩子们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或许能起到帮助作用。”民革河源市委会副主委、市教育局副局长姚家芳坦言,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孩子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过早地成熟,通过“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来实现他们的心愿,不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多是希望能给予他们心灵的抚慰,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爱,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本报记者 袁桂清 通讯员 王云全






上一篇:我市又中双色球一等奖1注,奖金555万元
下一篇:河源市外籍人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公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