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把群众事放在“心坎上” 源城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源城区各部门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热潮,立足群众需求,把民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

深入群众身边送温暖

近日,由源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主办、河源市益剪志愿者服务队协办的“爱心义剪,情暖长者”关爱空巢老人、困难老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埔前镇南陂村举行。

活动当天,志愿者身着红马甲,带着理发工具来到埔前镇南陂村党群服务中心,为该村空巢老人开展义剪志愿服务。志愿者一边与老人唠家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边为老人耐心细致地理发。老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现场一派欢乐和谐的氛围。


志愿者开展义剪志愿服务。

义剪活动结束后,志愿者还走访慰问了当地5户困难老党员。在困难老党员家中,志愿者仔细询问老党员的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详细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为老党员送上米、面等慰问品及慰问金。同时,志愿者还耐心倾听老党员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关爱慰问活动不仅让老党员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心和温暖,也让志愿者学习到了老党员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此次“爱心义剪,情暖长者”志愿服务活动,以“零距离、接地气、心贴心”的实际举措把温暖和爱心送到空巢老人和困难老党员身边,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营造了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社保服务延伸到家门口

“李伯,请您眨眨眼。”“好了,认证已通过,请把宣传资料收好,明年让家人按照宣传资料的指引在手机上帮您年审就行了。”“现在年审真方便,拿出手机点一点,不用出门就可以完成。”家住源城区新宝路一居民小区的李伯在源城社保分局社保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年一次的养老金领取生存资格认证(年审)。李伯高兴地收起身份证,并感谢在场工作人员。

“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我母亲因为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正为今年年审着急,愁着怎么带她去年审。没想到,昨天打电话给你们,今天就上门认证,真快!太感谢了。”大家纷纷对社保工作人员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这些都是源城社保分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

生存资格认证(年审)是养老保险待遇核发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冒领养老金的重要举措,也是群众“急难愁盼”的一大问题。源城社保分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你需要,我上门”志愿服务活动,为行动不便、精神失常、重病卧床等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年审,并以上门为群众提供年审服务为契机,向群众宣传社保政策,送上“便民联系卡”,把社保服务延伸至群众家中,真正做到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服务群众,践行好社保人的初心和使命。截至7月28日,此次活动为有需要的参保群众上门服务68人次,切实将群众的事办好办细办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罗德

 






上一篇:学党史 担使命
下一篇:让爱更近一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