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多举措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在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10名群众代表和1名人大代表、1名政协委员现场讲诉求、提建议,结合自身用水经历,畅所欲言,“水压低”“水量少”等问题被一一摆上台面。市长何国森认真倾听了大家反映的问题及诉求,与群众代表亲切交流、了解情况,并指定相关职能部门就如何解决、改善问题作出回应。
会后,群众代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通过“面对面”座谈方式,政府和职能部门更加全面了解了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民生问题,将进一步作为,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
群众代表发言。本报记者 曹志成 摄
群众代表:希望相关部门加强跟踪和监管
谢文勇是东源县船塘镇李田村的村民。座谈会上,他反映李田村目前没有通自来水,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会后,他表示,政府和相关部门十分关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当得知村里农村集中供水项目即将竣工,预计12月初能够通水的消息后,他很是开心,表示将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这种解决群众问题的座谈会方式要多提倡。对于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继续跟踪和监管,保障老百姓喝上安全的自来水。”谢文勇说道。
谢巧佳是市区文昌花园的一名业主。她在座谈会上反映问题后,市长及职能部门现场拍板答复,将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方案,尽快给予解决,让业主们不再遭受水压低、用水高峰期停水等问题。对于这个答复,谢巧佳很满意,她说:“市委、市政府举办‘面对面’座谈会,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给予回应和解决,说明我们的问题得到重视了。我也很荣幸能作为代表反映我们小区的问题,这种渠道感觉很亲切。”
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持续关注“饮水难”解决情况
市人大代表李年辉表示,座谈会所提出的农村“饮水难”、城市水压低、二次供水管理等问题,都是涉及市民群众、亟待解决的民生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每位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市长和职能部门都现场给予答复,群众代表也很高兴。李年辉说,自己经过前期走访调研,了解到目前河源市水业集团、河源市勤诚达水务的供水规模有限,他认为如果城南水厂建成,将会大大缓解市区群众饮水紧张问题。今后自己也会关注新水厂的建设及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推动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
市政协委员张万胜在会上结合农村解决群众实际用水问题案例切入,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难”问题的看法,并指出政府和职能部门不仅要解决饮水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农村农业水利灌溉问题。张万胜认为,建立“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反映了党委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这是有效连接民心“桥梁”的渠道,作为市政协委员有幸参与这次座谈会,他也会将群众代表反映的问题进行搜集,继续关注政府和职能部门对于“饮水难”问题的解决情况。
相关部门:多举措解决“饮水难”问题
市水务局局长张金城介绍,目前市区供水主要由河源市水业集团和河源市勤诚达水务两家供水企业负责。两家企业水源水均取自万绿湖(其中取自新丰江大坝的为19.1万吨/日,取自市区水源工程的为6万吨/日),目前总供水能力为25.1万吨/日,用水总人口已近60万人。据统计,市区2019年、2020年新增用水户达5.65万户,用水高峰期已突破29万吨/日,用水缺口和超负荷运转达4万吨/日,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好转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供水形势较为严峻。
在农村饮水现状方面,至2020年底,全市1249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覆盖,全域8575个自然村已有6525个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覆盖,覆盖率为76.09%。2021年我市启动了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涉及全市2050个自然村52.24万农村人口。
张金城表示,群众代表反映的“饮水难”问题,水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把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来抓落实,如文昌花园的用水问题,他们将督促和引导小区物业完善二次供水设备,解决群众遇到的水压低问题等。同时对于大家提出的加快自来水厂建设,水务部门将全力配合做好这项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市区群众用水、饮水问题。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