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甘奉献 医者仁心写大爱——记河源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张惠琪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下称“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始终以病人为中心,30年来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精研业务,敬业奉献,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服务,他就是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惠琪。他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荣获市人民医院授予的“2020年度优质服务医师”、广东省医学会2021年授予的第五届“南粤好医生”称号,他也是河源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张惠琪在询问患者情况。
医者仁心甘奉献加班加点救病人
近日,记者见到张惠琪时,他刚结束一天的手术,脸上的疲惫还没散去。他高超的医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得无数患者的点赞。每周四全天门诊,常规放出去的80个号源早早被挂满,很多患者反映一号难求……为此,他常常加号加班为患者诊治,平均一天需要看90-110位患者,“下班时间已过去好久,我们看到心血管内科门诊13号诊室依然亮灯,他仍在耐心地为患者诊治。”心血管内科一区住院部护士长黄松彬说道。据黄松彬介绍,张惠琪始终为病人着想,因为有不少外地患者,为了能让患者可以当天取药,他主动与急诊科沟通,延长取药时间。
心脏是关乎生命最关键的器官,心脏病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抢救时机稍纵即逝。全天候待命出急诊,是张惠琪的工作常态。遇有急性心肌梗死危重患者,介入治疗的急诊绿色通道一旦启动,张惠琪都能在10分钟内赶到手术室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加班加点抢救病人。
去年冬季的一天,病房24小时内连续收治4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张惠琪在择期手术、急诊手术之间连轴转,直至患者都脱离危险,他才离开病房。据了解,张惠琪和他的同事曾经创下了成功抢救心脏停跳10余次的高龄老年人的奇迹,在该科每年收治的500余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抢救成功率95%以上。近年来,他与科室的介入团队先后为2000余例心脏病患者成功进行了介入手术,抢救了许多急、危、重症患者。
全身心培养后备力量提升心血管内科水平
张惠琪用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个人,科室医护人员在他的带领下,患者和家属赠予的表扬信和荣誉锦旗也挂满了科室。
张惠琪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自觉担负年轻医生的培训工作,耐心传授手术技能,定期开展培训会,学习前沿文献,每两周组织病例讨论会,不断提升科室整体技术水平。心血管内科医生陈明杰对记者说道,张惠琪是年轻医生的后盾,在工作上,全力支持后辈,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与临床经验。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整体技术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依托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紧密合作共建高水平医院的契机,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开展河源市心血管内科首例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手术、左心耳封堵术、兼容核磁共振双腔ICD植入术等一系列微创介入手术……同时,张惠琪带领医护团队积极创建心血管重大疾病诊疗救治“五大中心”,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房颤中心和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并启动中国心衰中心的建设,用高水平的优质诊疗服务,为河源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据张惠琪介绍,心血管内科近年以来,冠脉介入年治疗量(不包括单纯冠脉造影检查)大约有五六百台,2021年统计有900余台,增长近50%,今年预计将突破1000台。
在近30年的工作中,张惠琪始终把医疗当成一种生活,一种追求,一种习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默默地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河源市民的身体健康倾注了自身力量。
本报记者 高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