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我市打造“跨越残障·护苗成长”品牌项目 护航残疾儿童快乐成长

本报讯 记者 高雅 通讯员 赖晓龙 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爱未成年残疾人成长,近年来,市残联结合我市未成年残疾人康复工作实际情况,通过精准康复服务、教育助学、多形式助残爱残行动等,打造关爱未成年残疾人工作品牌,用心用情用力构建“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关爱保护环境,护航残疾儿童快乐成长。


市残联开展“跨越残障·护苗成长”社区宣传活动。

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康复是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市残联立足残疾人康复需求,通过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以精准康复服务,有效减轻和控制残疾程度,全力推进残疾人在康复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残联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0—6岁残疾儿童筛查、报告早期康复教育、家长培训和师资培养的工作机制。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对0-6岁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有效减轻和控制残疾程度。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福利院还对符合条件的孤残儿童纳入免费康复救助。同时,落实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受重度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儿童少年享受生活补贴,向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儿童少年发放重度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截至今年6月,为全市1046名0-6岁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每人每年发放2万元补贴;为全市1123名残疾人发放辅具1278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生活负担,为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教育助学做实做细

“‘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确保了我上大学。未来要争做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回报来自社会的帮助。”在读大学生李月红说。今年8月,市残联联合河源爱尔眼科医院到和平县公白镇开展秋季助学慰问活动,就未成年残疾人的学习、生活、康复等情况进行走访。

今年以来,市残联为加强残疾未成年人中高等教育资金援助,通过“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秋季助学、市残联专项帮扶等多种形式扶持残疾人接受各类教育,积极搭建平台,联系教育基金会、爱心企业为残疾学生、困难残疾人子女捐资助学,为122人次符合条件残疾人学生进入大专院校学习提供补贴资金约66万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难题,确保每一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都能读得起书,杜绝因贫辍学问题的发生。据悉,近3年,市残联资助残疾人学生和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827名,金额214.5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残联与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下,落实残疾未成年人九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享受了各个教育阶段的免费、补贴或助学金政策,97.1%的残疾适龄少年儿童可以随班就读。

开展多形式暖心志愿服务

今年7月,河源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在市区43个小区开展“跨越残障·护苗成长”宣传进社区活动,志愿者通过讲解康复知识、发放康复宣传资料、开展业务咨询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残疾预防意识,达到对残疾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目的。

据悉,市残联以全国助残日、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儿童节等活动为契机,与相关部门配合为残疾儿童少年办实事、解难题,关爱残障儿童学习生活,帮助残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截至6月,全市已开展活动5场次,慰问残障儿童700余人次。切实关爱残疾儿童学习生活,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除此之外,市残联还通过“跨越残障·护苗成长”网络众筹公益助残品牌,实现网络公益助残,目前已筹集善款23万元,今年为81名残疾儿童提供服务。活动所捐款物将用于帮助困难残疾儿童加强康复服务,以及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服务活动。

 






上一篇:开展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志愿服务活动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下一篇:关爱“禾苗” 拒绝网瘾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宣传教育走进市三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