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农业基本盘 夯实“三农”压舱石 今年全市计划春播春种农作物总面积136万亩
万物复苏山水醒,万象“耕”新不负春。“今年将种植甜玉米400多亩,开种较早,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一的播种任务。”昨日,在江东新区临江镇胜利村甜玉米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潘锐章告诉记者。连日来,记者走访江东新区、紫金等地看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人们忙碌的身影,或育苗,或播种,或施肥,争取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一幅幅“春耕图”,在乡村田野间徐徐展开。
我市各地田间地头又闻“铁牛”“哞”。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农资储备早谋划早安排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粮食、畜禽、蔬果、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市农业农村局铆足干劲,实干担当,锐意创新,坚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全力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大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早谋划、早安排农资储备,确保数量充足、质量过关,全市积极发挥农资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合理施肥用药,促进农业生产,助力农民增收。据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市计划春播春种农作物总面积136万亩,比去年增长0.5%。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5万亩;花生、蔬菜等大田经济作物面积41万亩。目前春播春种陆续开始,其中花生已播种4万亩,早稻育秧面积6.5万亩,办田面积10.8万亩。预计大面积春播春种2月下旬开始,3月15日前完成早稻播种,3月30日前完成春种花生、玉米、大豆等旱粮及经济作物播种,清明节前后完成早稻栽插。
今年粮食生产面积 稳定在200万亩以上
我市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从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动现代种业发展。依托丝苗米产业园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打造一批优质水稻连片示范基地;加大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确保2023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81万吨以上。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全市3个丝苗米产业园建设,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加大土地流转奖补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辐射带动近万户农户增产增收,近20万亩水稻种植基地向规模化、集约化耕种模式发展,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市还逐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完善农田灌排系统,以新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数量为建设目标,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等项目开展“小田并大田”、粮田宜机化改造行动,改善耕地细碎化问题。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1.9万亩,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获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东源县被定为全省小型农田水利试点县之一。
托管服务助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产托管服务在我市风生水起。2022年,我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41.04万亩,今年计划完成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60万亩。以东源县蓝口镇为例,根据相关合作协议,今年该镇预计有2000亩土地将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方式,完成水稻种植和水稻制种等农作物耕种。
我市积极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力,以粮食生产为核心,围绕水稻、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建立“耕、种、管、收、售”生产托管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6个县级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30个镇级服务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3376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41.04万亩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数量8.56万户次。农业托管主要服务农田整地、播种、育秧等环节。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指导各县区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托管体系,鼓励各县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服务资源、服务网络共建共享。加强托管服务主体培育,落实土地流转奖补政策,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开展小田并大田、平整成连片等宜机化改造。加强与供销、金融的衔接,整合供销系统优势资源,补足当前我市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基层网点布局和农资供应方面的短板,降低托管成本,提高服务效益。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