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和平县全力推进“三个六”产业,努力实现又稳又好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篇章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鸿辉 昨日,记者从和平“两会”获悉,今年,和平县将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全方位抢抓机遇,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坚持制造业当家,坚定实施“产业兴县”行动,全力推进“三个六”产业发展,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潜能和活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又稳又好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篇章。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2022年,和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又稳又好发展目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全力以赴抓产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农业基础持续夯实、工业后劲持续增强、三产质效持续提升,“三个六”产业建设取得新突破。二是多措并举强联通,“融湾”“融深”步伐加快。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创新不断深入,高质量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三是千方百计促融合,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品质更高、乡村环境更美、城乡治理更优,城乡协调取得新进步。四是用情用力办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教育事业长足进步、文卫事业成效显著、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五是坚定不移抓防治,生态名片更加亮丽。河湖健康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违法整治有力落实,绿色生态发展取得新成效。六是精准高效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新提升。七是依法行政尽职责,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政府服务效能得到新提高。

奋力建设绿美和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和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平县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聚力抓产业、稳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强高质量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工业攻坚突破、增创农业优势特色、打造三产发展亮点,不断厚植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二是聚力抓机遇、融双区,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等历史机遇,持续优化交通、产业、机制等对接联动,推动和平“融湾”“融深”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聚力抓改革、促消费,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消费市场需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释放发展潜力。四是聚力抓城乡、补短板,提升高质量发展品质。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切入点,全力打造精致县城、全面建设美丽城镇、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五是聚力抓治理、优生态,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坚持以绿美和平生态建设为引领,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六是聚力抓民生、办实事,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持续深化落实“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优化教育资源、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七是聚力抓安全、保稳定,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和平。

 






上一篇: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产业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
下一篇:源城区以产业发展、城乡融合、民生改善为着力点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