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市检察院出台《意见》,提出30条举措 服务保障我市“五大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肖玲玲 “慎重适用涉财产强制性措施,及时纠正不当查封、扣押、冻结……”3月初,市检察院出台《河源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我市“五大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更好服务保障我市“五大产业”发展,以高质量检察工作服务河源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提供优质检察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据悉,《意见》突出“优质”,坚持企业有所需、检察机关有所应,把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强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着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惩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等,以更有力措施提升服务质效。着眼于“特色”,做到精准施策,其中围绕企业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提出加大对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激光与增材制造等重点领域的产权保护力度,依法审慎办理涉科研经费案件、领军型科研人才案件,充分听取行业主管部门、科技专家和法律专家意见。锚定“联动”,针对企业的法治需求,实现多部门联动,形成服务河源产业发展合力,并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等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协作机制,优化执法司法环境。

《意见》围绕“优质服务、特色服务、联动服务”三大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举措。其中重点涉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加强对涉企案件的检察监督,并加大对涉“五大产业”、企业产权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监督力度,防止企业财产、信誉受损;深化企业合规改革,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助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

《意见》指出,要为“五大产业”提供“跟进式”全流程服务,由检察院领导分别挂钩联系服务本地区涉“五大产业”相关园区、企业、项目,密切关注、紧密结合产业特点、发展趋势,建立重大项目“跟进式”法律服务机制,及时提供法律服务。紧密结合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司法需求,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服务官+检察官”直联服务机制,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开通“企业直通车”,搭建企业反映司法需求和提出意见建议的快捷平台,健全涉“五大产业”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完善涉“五大产业”案件快速受理和办理机制,对受理的相关案件统一标注、快速流转、优先办理。积极使用刑事速裁和简易程序,在规定期限内尽可能压缩办案时间,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为确保《意见》顺利实施,全市两级检察院还成立了由检察长为组长的服务我市“五大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高效运转的落实机制。各县区检察院、市检察院各部门将深入研究本地区发展情况,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计划,明确时间表、作战图,推动任务落实。

 






上一篇:我市首个全国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 以站为媒汇聚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下一篇:多彩锦鲤“游”出一池“春水” 和平县青州镇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