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锦鲤“游”出一池“春水” 和平县青州镇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锦鲤因其寓意吉祥,加之色彩斑斓的漂亮外观,向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在和平县青州镇星兴村就有着一个锦鲤养殖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基地的锦鲤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一尾尾五彩斑斓的锦鲤不仅是打开致富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更推动了特色高效养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青州星和金稳茶场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观光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
锦鲤“游活”村集体经济
近日,记者走进青州镇星鑫种养专业合作社,碧波荡漾的水塘里,有不少锦鲤游出水面寻食嬉戏,犹如一幅流动的精美水墨画。星鑫种养专业合作社锦鲤养殖管理人员丘焕荣告诉记者,这些鱼种都是从国外进口过来的,一口塘里就涵盖了黄金、大正、昭和、红白等几十个品种,最值钱的一条可以卖到1万多元。
锦鲤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有着“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等美称。而从国外进口的锦鲤更是深受市场欢迎,一尾鱼苗600多元,成鱼销售均价在3000元左右。目前星鑫种养专业合作社存塘的锦鲤就有3万多尾,每年面向市场销售的锦鲤达1.4万尾。“经过市场考察,发现在珠三角等地有很多人喜欢养殖锦鲤,所以我们从国外引进较好的鱼苗,锦鲤的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花色、整体体型等方面。”星鑫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丘建强告诉记者,锦鲤养殖占地面积较小,经济效益较高,自2009年养殖至今,已有7个村入股,不仅给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
青州镇地势较高,平均海拔475米,大部分高山达630米以上,素有和平“西藏”之称。境内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山高林密,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山地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青州镇农产品资源相当丰富,百香果、茶叶、八角、猕猴桃、蔬菜、茶油、花生油、香菇、木耳、红薯等农村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其中青州茶叶远近闻名,青州镇2015年被评为“广东十大茶乡”。青州星和金稳茶场、狮头寨茶场、长弘农林、山角乐果场等农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发展观光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青州镇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立足本镇实际,始终坚持以农业为主,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在星和村、星兴村,百亩规模以上茶叶种植基地有青州星和金稳茶场,星兴金庄茶园、牛角山茶场和井头茶场等,产业化茶叶种植总面积5600亩,茶叶产量达2.5万斤,高山有机茶叶种植带初步形成。特色鲜果种植以猕猴桃、百香果等为主,产业化种植规模达6500亩,猕猴桃产量达250吨,百香果产量达700吨。发展精品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星联村、永丰村,规模农企包括河源市天目农业公司、和平县轻叹家庭农场,以蔬菜种植为主,其中天目农业为星联村扶贫引进产业,以打造小青瓜、小番茄和水果玉米等水果蔬菜种植为主,现基地建成规模占地约70亩,设有大棚区(育苗棚及种植棚)、肥水一体化种植区。今年星和村利用流转土地的方式,整合耕地资源,采取连片种植的模式,种植香芋达500亩,香芋农产业初具规模。养殖产业初具规模,主要有永丰村、先锋村的鲈鱼养殖,山塘村的黑山羊养殖,星兴村、星和村的大棚养鸡和星兴村的锦鲤观赏鱼养殖。
据了解,近年来,和平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优化水产生产结构。2022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4576吨,同比增长129吨;渔业总产值达7049.19万元,同比增长726.19万元。青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相融合,大力推动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发展新路子,激起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鸿辉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