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板、投资“导师”……骗子百变化身 警方提醒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冒充班主任收取校服费、冒充老板诈骗财务人员、冒充投资“导师”骗取市民购买证券……近段时间来,骗子似乎有点忙,我市出现数起市民被诈骗的案件。市反诈中心提醒市民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诈骗套路,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或96110报警求助。
骗子冒充班主任收校服费
近日,我市某学校,有骗子混进班级家长群,假冒班主任身份,以收取校服费的名义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家长缴纳费用,部分家长上当受骗。
市反诈中心指出,骗子首先在网络搜索关于班级群、班主任信息,获取相关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加入班级群。骗子进群后,盗用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再挑选班主任上课、午休等时间段发布“收费通知”,要求家长们缴纳学费、校服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等真的班主任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或者被家长发现后,骗子往往已退群消失。
市反诈中心提醒,班主任要及时核查确认QQ群、微信群内的家长身份,对身份存疑的成员尽快清除。而家长们收到“交费”“转账”等通知时,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
财务人员被骗10万余元
近日,河源某公司财务人员L女士(化名)收到一封陌生邮件,打开后发现里面写着“您提交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请求已开具成功,发票详情请下载查看”等信息。L女士在电脑上点击链接下载了一个压缩包,解压之后却发现只有一串英文字母。L女士以为有人发送了“错误”的发票,便没有放在心上。
没想到数天后,L女士的“老板”在微信上发来消息,要求向某公司账户进行大额资金转账。见对方头像、姓名与老板的一模一样,L女士并未对其身份产生怀疑,在没有通过电话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先后向对方提供的对公账户转账10万余元。事后,当真正的老板询问为何有资金转出时,L女士才惊觉被骗。
市反诈中心提醒,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网址链接、文件等,不轻易向陌生网友透露个人信息,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QQ、微信或邮件中涉及公司转账、汇款等信息,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通过电话等方式多方核实后再判断是否转账。
跟着“导师”学投资 一市民被骗11万余元
近期,河源的L先生(化名)在家刷短视频时,看到有人教导如何购买股票的视频。于是,其按广告指示加入了一QQ群,群主“资深炒股达人”黄老师言谈中显得十分专业,L先生逐渐信任他。
随后,L先生在黄老师的指引下,下载了名为“汇*前海证券”的APP,跟着黄老师操作几轮后,L先生发现APP账户有余额并成功提现200元,于是他加大了投资金额。但当L先生想提现时,发现平台账户已无法登录提现,“客服”和“黄老师”也已将其拉黑并消失。L先生共被骗11万余元。
市反诈中心提示,购买股票、金融理财产品要选择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切记投资需谨慎,世界上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不要盲目迷信所谓的“内幕消息”“大师(股神)指点”“黑马股”,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利益骗局。如果投资平台资金无法提现,对方还以缴纳“个人所得税”“高级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等理由继续要求你转账汇款的,一定是诈骗。
本报记者 曹志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