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收官 累计吸引16万人次参与
本报讯 据南方日报消息,进入9月,以“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为主题的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正式收官。近两个月来,在2023年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暨嘉年华等重大活动的加持下,本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依托全省115家自然教育基地以及港、澳各类郊野公园、社区公园等场所,累计开展了400余场自然教育活动,共吸引了16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活动。
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期间,广东各个自然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活动。广东今年新增的两座“国际重要湿地”更是热闹非凡。粤东西北山区和广袤乡村地带也兴起了自然教育风潮。省内各地愈发积极主动,打造寓教于乐新体验,让广大青少年投入到探索自然的行列中去。
“自2019年启动至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已步入第4个年头,已逐渐发展成为粤港澳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品牌。”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自然教育和生态文化在南粤大地进一步丰富。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115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建有101条自然教育径、148个省级自然教育场馆,累计举办自然活动3.1万余场,其中绝大部分场所均免费对公众开放。今年7月,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举办,广东获得“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市)”称号。
下一步,广东将重点对自然教育场所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及传播推广体系等方面进行规划建设,不断完善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择优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同时将充分发挥“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粤港澳自然观察大赛”等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课程开发和活动拓展,推动自然教育进校园、进社区,积极构建产学研融合的自然教育创新体系,进一步规范自然教育行业标准,推动自然教育迈向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