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自相应 同心自相知 ——记第六届广东省文明家庭之龚赵科家庭
他是“人民卫士”,她是“白衣天使”,一个守护安全,一个守护生命,她爱他警徽闪耀,他爱她白衣飘飘,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丈夫龚赵科作为河源监狱医院护士长,与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工作的妻子沈晓如同心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双双积极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用行动诠释了各自岗位的初心和使命,也因此被评为第六届广东省文明家庭。
龚赵科一家人
最美相守,并肩战“疫”
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侵袭,作为监狱医院业务骨干的龚赵科毫不退缩,主动请缨加入监狱第一批封闭执勤任务。他发挥不怕艰苦、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决完成监狱封闭执勤任务。龚赵科还鼓励其在市人民医院工作的妻子参加广东省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用行动践行着各自的使命和人生价值。
而作为市人民医院重病医学科主管护师的妻子沈晓如,在龚赵科封闭执勤期间,吻别了两个熟睡中的孩子,与高墙内封闭执勤的丈夫告别,带着家公家婆亲手做的平安符,紧急飞往武汉,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龚赵科深知妻子此行不仅要面临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还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同为医务工作者的龚赵科更明白妻子有责任和义务去支援武汉。他给妻子发去信息:“作为丈夫,我很担心你;但作为同行,我很放心你!加油,打赢这场战争,等你凯旋!”
沈晓如此行的“战场”是收治了1800多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在那里每3名护理人员要承担着护理100多个病人的重担。她累过、哭过,也曾因为思念家中的亲人而想要放弃过,但她依然坚定的做到了“首战有我,有我必胜”。
2020年3月20日,沈晓如和她的战友们在经历了长达40天的艰苦抗疫斗争后,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4月21日,龚赵科结束第三次封闭执勤,分别85天后夫妻终于重聚。
仁心仁术,爱岗敬业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2003年,来自河源的龚赵科与揭阳的沈晓如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高级护理系高护班相遇了,他们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相识相知,堕入爱河,毕业后共同进入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工作,并于2009年踏入婚姻的殿堂。2011年,为了更好地照顾在河源的父母,夫妻俩参加了市人民医院的招考,顺利通过考试。丈夫龚赵科在急诊科任护士,妻子沈晓如在ICU病房任护士,后双双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
市人民医院是河源监狱的外诊医疗定点医院,在急诊科工作的几年时间里,龚赵科与河源监狱的医护人员、看护警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5年,他顺利通过河源监狱的招录考试,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他的带动下,近几年来河源市人民医院的数名男护士陆续加入监狱警队,大大增强了监狱医疗团队的力量。
自参加工作以来,龚赵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在平凡的医务岗位上彰显不平凡的人生价值。龚赵科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河源监狱“优秀公务员”,并于2017年与2018年分别获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还获得过“第二届广东省急救技能竞赛三等奖”。
妻子沈晓如曾多次荣获院级“优秀护士”及“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年5月参加广东省“夯基础,重质量-重症技能”比赛获得CRRT管路操作技术三等奖;2019年9月荣获河源市“综合病例站点式”护理技能竞赛一等奖,同年11月参加广东省“综合病例站点式”护理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
夫妻两人一个深刻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一个积极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他们义无反顾和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用行动告诉大家,最美家庭不仅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包含夜以继日的坚守、聚少离多的酸楚、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龚赵科的“小家”为更多的“大家”带去了幸福团圆和健康平安。
本报记者 吴心怡 通讯员 廖燕飞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