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有大爱 携手共前行 ——记河源市文明家庭之徐凯家庭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家庭,丈夫徐凯是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平大队一级消防士,妻子黄凤瑾则是和平县城南小学的一名教师。两人结婚多年以来,徐凯全力奋战在消防救援事业中,履行着新时代消防人“大应急、主力军”的职责;黄凤瑾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行动谱写了动人的“拥军”之歌,用无私的奉献诠释了消防员家属的和美幸福。徐凯家庭被评为2022年河源市文明家庭。
幸福美满的徐凯家庭
爱岗敬业有担当
徐凯和黄凤瑾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向上,用初心与责任出色地完成任务,不负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
徐凯自入伍以来,共参与消防救援120起,救助群众18人。作为大队的后勤人员,他在日常的工作中细心做好营区的后勤保障工作,照顾好战友的饮食起居。在救援现场,他负责任地处理好队里的相关事务,配合好各类救援行动,在必要时积极参与到救援行动中。在2019年和平县“6·12”水灾中,徐凯积极投身热水镇的救灾,步行在齐腰深的水中搜救被困群众,将行动不便的老人与小孩背到安全区域,驾驶冲锋舟转移和疏散被困群众10人,面对灾情,徐凯始终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并因出色的表现被市消防救援支队授予个人嘉奖。
黄凤瑾自工作以来,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从没有因为任何原因延误过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她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遇到任务重需要加班加点时,她也总是克服各种困难无条件参加。因日常工作表现出色,她在2019年度获评“和平县优秀教师”,2019年9月获评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届“消防贤内助”,在2020年获评“和平县优秀志愿者”,并于2021年获评“和平县师德师风建设标兵”。
孝敬老人传美名
有人说:“天下婆媳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黄凤瑾却用言行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对家中的4个老人一样爱护,日常生活中更是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
黄凤瑾回忆道,2020年,婆婆因肠胃不适住院检查了一段时间,她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白天上完班跑医院,中午煲完汤跑医院,晚上安顿好儿子和自己爸妈还要再跑医院,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虽然很辛苦,但这都是应该做的。”黄凤瑾说。同在病房的病友一开始还以为黄凤瑾是老人家的女儿,在了解真相后纷纷夸赞:“如今能像自己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孝敬婆婆的媳妇,真是太难找了,老太太真是有福气!”
黄凤瑾常说,“要是不帮他把家里打点好,他工作会不安心,我也会不安心。从嫁给他那一天起,我就做好这些准备了。”为了让丈夫徐凯安心工作,黄凤瑾默默坚持,承受了所有一切,无怨无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丈夫撑起了半边天。
言传身教树榜样
丈夫徐凯由于工作原因常年在外,他们的孩子相对于其他孩子而言缺少了许多父亲的陪伴,妻子黄凤瑾为了弥补儿子,就尽量在空闲之余挤出时间陪伴。每天晚上的7:30-8:30是黄凤瑾母子的亲子读书时光,当儿子刚学讲话时,她就发现儿子对书籍十分感兴趣,并常常给孩子讲《格林童话》《幼儿智力画报》等,每天睡前,黄凤瑾还和儿子看图学文讲故事,扩大识字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浓浓的母爱依旧不能完全替代儿子对父爱的渴望。2018年12月的一天,黄凤瑾带儿子去看家庭画展活动时,儿子在一路上看到有几个父亲把自己的儿子放在肩膀上坐着看展,突然说什么也不肯继续往下看,一直哭闹着说:“我要爸爸。”此刻,黄凤瑾禁不住泪流满面。但她还是用严肃而坚定的语气对儿子说:“儿子,你听我说,你的爸爸爱你,爱这个家,可爸爸是消防员,消防员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你要理解爸爸,长大了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黄凤瑾常说,因为我是消防嫂,我就要对家人负责。她独自一人默默地承受着家中的一切,上班工作,操持家务,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孩子,用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黄凤瑾用无悔的付出弥补儿子缺失的父爱,她用长茧的双手去支撑孩子璀璨的童年。
一个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家才会温暖。婚后,由于丈夫徐凯的工作性质特殊,妻子黄凤瑾一直都与其聚少离多,生活大小事的经营也几乎全靠她自己。但是黄凤瑾依然非常理解、支持着丈夫的工作。黄凤瑾时刻提醒自己,丈夫是舍小家,保大家,她为此感到无比自豪,无比幸福。
本报记者 吴心怡 通讯员 赖碧霞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