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 阅读新闻

上忠信花灯 续文化香火 2023年“喜庆花灯闹元宵·乡村振兴展新貌”忠信吊灯习俗直播暨非遗闹元宵活动走进连平县大湖镇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高雅 实习生 刘敏 昨日,河源市2023年“喜庆花灯闹元宵·乡村振兴展新貌”忠信吊灯习俗直播暨非遗闹元宵活动走进连平县大湖镇,记者跟随队伍先后来到大湖镇油村村何新屋、五禾村骆形屋。忠信吊灯习俗接灯、上灯仪式和非遗集市以及非遗展演接连上演,客家地区浓厚的家乡年味扑面而来。


欢坐一堂喝灯酒

“升灯、再升、步步高升。盏盏花灯亮华堂,祖宗保佑添丁郎,儿孙代代有名望,光宗耀祖万年长……”一大清早,何新屋的村民都忙开了,一年一度的吊灯仪式就要开始了。龙狮起舞,锣鼓闹喜,村民们伴着声声锣鼓响一起迎灯,将灯送入祠堂,将准备好的祭品统一在上厅摆放好,灯主将准备好的百眼芋头、大葱和大蒜等吉祥物悬挂在花灯上,村民聚集在祠堂前举行灯主上灯仪式。“我们每年正月十二都会举行上灯仪式,今年我们何新屋上了3盏灯,不仅是为了祈盼家族的繁衍壮大和人丁兴旺,更是将忠信吊灯习俗文化延续下去。”何新屋接灯代表何新民说道。


送“麻橙”进祠堂 刘奇峰 高雅 摄影

记者看到,我市16个非遗项目组成集市,让到场的市民群众体验非遗技艺、观赏非遗精品、品尝非遗美食,以活态的形式展示河源非遗的魅力。同时,打马灯、舞布龙、客家锣鼓等我市优秀非遗项目进行展演,用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传统舞蹈、音乐让大家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品味“非遗年味”、参与非遗互动,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五禾村骆形屋也举行了接“麻橙”(一种客家小吃)仪式,村长带领着宗亲以及舞龙队伍,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到各灯主家接“麻橙”。舞龙队伍在灯主家门前热闹一番之后,灯主托着“麻橙”和宗亲队伍一起把“麻橙”送到祖祠堂,将“麻橙”放在摆好的桌子上并烧香祭祖。“麻橙”在称重后,等到晚上会将“麻橙”分给村里15岁以上的男丁,男丁们将“麻橙”带回家分吃,除分享灯主家的喜悦以外,也祝福自己能添丁发财,年年顺景。

连平县忠信地区六镇一直流传着600多年的忠信花灯及吊灯习俗,是一种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人文积淀,是一种联络感情和维系家族情结的辅助手段。据了解,一直以来,连平县高度重视民俗文化发展和非遗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忠信花灯及吊灯习俗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忠信花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忠信吊灯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平更被评为‘广东省客家花灯艺术之乡’,‘忠信花灯’‘忠信吊灯习俗’已经成为我们连平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连平县委常委、副县长戴妮娜说。

 






上一篇:当元宵节遇上冬奥会
下一篇:东源县上莞镇新轮村举办追龙民俗活动 非遗“双龙”闹新春 民俗文化乐非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