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彩票 > 阅读新闻

三十载初心如磐 公益路上绽芳华——记龙川县体彩专管员刘惠涛的“微光人生”

在河源龙川县的街头巷尾,总有一辆装满体彩物料、贴着“公益体彩”标语的小车穿梭于各个体彩网点之间。车主刘惠涛,是当地人口中的“涛姐”,也是扎根体彩行业近30年的专管员。从青丝到华发,她用一本写满方言指南的笔记本、一车随时待命的应急物资,以及一颗始终滚烫的初心,诠释着基层体彩人的坚守与温度。

“百宝箱”里的民生温度

三月清晨的龙川街头,一辆沾着晨露的轿车穿梭在体彩网点间。车主刘惠涛习惯性地检查着后备箱:方言版购彩指南、应急物资、工作笔记……这个被业主们称为“移动百宝箱”的车尾箱,见证着刘惠涛近30年的坚守。

在工作过程中,刘惠涛发现很多老人把购彩当成情感寄托。于是,她精心编制了方言版《理性购彩指南》,用熟悉的家乡话让老人们清楚购彩要点,守护他们的每一份投入。“阿涛用我们听得懂的话讲道理。”78岁的黄阿婆如今购彩前总要戴上老花镜,对照刘惠涛送的《理性购彩指南》认真看。

30年风雨兼程,刘惠涛始终保持着每天手写工作笔记的习惯。翻开那本磨损严重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间流淌着时光的温度:困难业主的家庭档案详细到孩子升学日期;巡查记录里用红笔标注的“王姐店铺地线老化”……

“涛姐的车就是移动服务站。”店主小陈难忘2023年夏天那个午后,他的网点因系统升级无法出票,刘惠涛顶着40℃高温送来备用终端机时,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这样的“及时雨”故事,在龙川体彩圈子里能数出不少。

公益长跑的破冰者

“每张彩票都是善意的种子,我们要让群众看见它如何开花结果。”2023年初,刘惠涛做出重要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公益属性传播。这个选择源于她多年的心结:常有购彩者举着彩票追问“钱去哪了”,甚至有老人误把购彩当作“高息理财”;很多人觉得彩票就是碰运气,“我们要让公益属性看得见、摸得着”。

推广过程远比想象艰难。刘惠涛带着自制的对比手册上门:某乡镇篮球场改建前后照片、体彩捐赠的健身路径使用数据……当老购彩者李伯发现自己常去的社区健身器材竟有体彩标识时,这个固执的老购彩者第一次认真阅读起宣传册;当70岁的李阿婆在新建的社区公园跳起广场舞时,那句“原来公益金化作百姓身边的运动欢笑”的感慨,让刘惠涛觉得所有努力都值了。

这种“看得见的公益”模式,使县域体彩公益认知度不断提高。

暴雨中的逆行者

2022年6月,龙川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沿江路的体彩站点情况危急。得知这一消息的刘惠涛,心急如焚,立刻着手筹备防汛应急物资,决心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必需品送达受困的站点。即使当时风雨交加,但她义无反顾,驱车前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将物资送达,为站点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当她抵达受灾站点出现在店门口时,体彩站点的业主眼中满是感动与惊喜。洪水肆虐的阴霾,在这一刻似乎被一丝温暖所驱散。

当洪水退去后,刘惠涛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站点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尤其是那两家受灾较为严重的体彩店,在她与业主们的并肩作战下,仅用两天时间,站点就迅速恢复了正常营业。重新开门时,业主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真诚地对刘惠涛说:“涛姐,该我们说谢谢了。”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不仅为站点带来了希望,更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温馨的桥梁,而这份感谢也成为她体彩生涯中最温暖的记忆。

30年,足以让青涩的“小刘”变成亲切的“涛姐”,让质疑化作信任,让微光聚成星河。这位基层体彩人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篇章,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最动人的光芒,往往绽放在平凡生活的褶皱里,而那个被称作“涛姐”的身影,依然带着她的“移动百宝箱”,在河源大地续写着体彩人的春天故事。

本报记者 邓宇珊 通讯员 黄振平

 






上一篇:近百名选手展开智慧与策略的对决 河源体彩助力“学雷锋 爱在始终”杯象棋、围棋精英赛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