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智库万里行”专家团队走进灯塔盆地考察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欧阳健 为精准擘画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河源农高区”)的产业布局蓝图,破解创建进程中的核心瓶颈,日前,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学术委员会组建专家团队走进灯塔盆地。此次活动也是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智库万里行”的第11期实践。
专家团队一行15人聚焦产业基础夯实、主导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产业链条延伸等关键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深度座谈研讨,为灯塔盆地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献智献策。
2012年,河源市灯塔盆地获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区域涵盖3个县20个镇239个村(居),总面积约2291平方公里。其中,河源农高区作为核心板块,规划面积152.92平方公里,覆盖2个镇18个村(居)。作为岭南丘陵山地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灯塔盆地依托独特地理气候优势,已培育形成优质粮油、特色水果、生鲜蔬菜、花卉苗木、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经济带,聚焦种质、畜牧、粮油产业走出了契合广东丘陵地貌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在调研期间,专家团队走访了广弘中国国鸡种业基地、东瑞(船塘)现代农业综合体等15个种业企业、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及物流站点,通过实地察看与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丘陵山地农业生产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及发展难题。
专家们认为,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具备良好先天条件,但仍存优化空间:核心区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强化,需领军型企业引领;企业多集中于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与附加值挖掘不足;青柚、油茶等特色产业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需要提升,以凝聚产业集群优势。针对核心瓶颈,专家团队结合多方交流成果,提出了灯塔盆地高质量发展的多项建议。
上一篇:减损大比武 粒粒归满仓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