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连平县 > 阅读新闻

连平政务创新推出“就近办、更好办、企速办”三轨并行模式 全面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前办个公司注册要跑县城,现在园区里10分钟就搞定,服务还贴心!”在连平县三角工业园企业服务分中心,刚办完新公司注册手续的宋女士连连称赞。这一场景,正是连平县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的生动缩影。

据悉,今年以来,连平县紧扣“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将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作为突破口,创新推出“就近办、更好办、企速办”三轨并行模式,通过织密服务网络、规范窗口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陂头镇便民服务中心。

“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

连平县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后,残疾人服务、法援公证、婚姻登记等5个独立办事大厅的111项事项纷纷入驻,实现了政务服务资源的“大汇聚”。如今,中心进驻部门达38个,集中办理1902项政务服务事项,较改革前提升了9.2个百分点。“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后,群众办事再也不用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真正做到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连平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人员李潇说道。

在镇村层面,连平县坚持“全域推开、一步到位”的原则,在全县13个乡镇同步启动、全覆盖推进“就近好办”改革。走进陂头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安、市监、税务、自来水、供电等业务综合窗口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群众谢女士说,她在附近居住,小孩可直接在乡镇上户口,非常方便,还贴心提供了母婴室,“给小孩换尿包喂奶都行,交水电费也方便了,不用跑去很远的地方,全部在这办完。”

为了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连平县积极推进网上自助服务改革,171台“粤智助”和各银行网点自助终端高效运营,23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自助办、多点办”。此外,各镇组建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专业导办、帮办、代办及上门办队伍,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养老资格认证、残疾人认证等上门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民服务。以陂头镇为例,今年以来,组织窗口服务人员、社工等帮办、代办、上门办业务9300余宗。

“更好办”:推动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

连平县积极推动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这一改革如同一场政务服务的“资源整合大戏”。成功整合人社、不动产、公积金等部门656项业务进驻无差别综合窗口,综合窗口已涵盖34个部门的1493项事项,综窗受理率达78.5%,较改革前提升35个百分点。综合窗口人员由12人提升至31人,业务量由月均3008件猛增至6942件,增幅高达130%。“一窗受理”服务效能显著增强,连平县成为全市唯一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综必综”、首个实现不动产业务受审分离的县区,为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优化事项办理方面,连平县深化事项梳理工作,打出“环节优化+流程精简+时限缩短”组合拳。“即办件”事项数量从181项大幅提升至337项,即办率提升了85%,大量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试点先行实现业务融合,探索以陂头镇为试点,在原有的政务服务的基础上,将水费缴纳、电表报装、维稳综治、法律咨询等高频服务事项进驻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服务窗口“融合赋能”,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更好办事。

“企速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连平县深入产业园区,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走访企业、“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精准收集政务服务诉求,根据这些诉求,量身定制推出契合企业需求的“专属服务包”,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在新政务服务中心专设企业服务中心,拓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金融支持、用工对接等增值服务。设立就业驿站,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中心运行以来,已助力90家新企业开办,累计接受企业咨询超1000次,为78家企业发布1700多个岗位招聘信息,帮助982位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成为企业发展“加油站”。

针对三角、忠信片区企业集聚的特点,连平县在三角工业园设立企业服务分中心,并配备专业企业服务员,提供涉企政策咨询、帮办待办等全链条服务。连平县企业服务中心三角分中心负责人张志航告诉记者,三角工业园企业服务分中心首批便整合进驻工建、市监、税务、公积金、用工等393项高频涉企服务事项,相当于把过去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办事大厅”搬进了园区。未来还将引入各类增值服务,着力打造“园区事园区办、企业事马上办”的连平样板。

连平县的“三轨并行”政务服务新模式仿若一部高效运转的精密机器,各链条紧密配合、高效协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改革之路永无止境,连平县将持续深化“就近好办”改革,在业务融合、AI赋能政务服务等方面持续深耕发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节节攀升,为“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小容

 






上一篇:连平县人民法院24小时高效化解家庭纠纷 弥合三代同堂家庭的裂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