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我市出台新规构建雷电灾害防御新体系 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屏障

本报讯 记者 吴心怡 通讯员 叶丽娜 梁罗德 27日,《河源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宣贯会在市气象局召开。据悉,为全面提升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于近日正式发布《规定》,并于2025年4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规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雷电灾害防御体系,为城市安全发展筑牢法治化、标准化屏障。

据了解,河源市地处粤东北山区,是广东雷暴中心之一,雷暴日每年多达80.7d,雷电活动频繁,且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公共设施的雷电防护措施亟待完善。此次《规定》聚焦“强化源头预防、完善监测预警、严格防护标准”三大核心举措,首次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协同工作机制,将防雷安全纳入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及财政预算保障范畴。同时,针对雷电灾害特点,新规要求动态划定易发区域并调整防范等级,提升防御精准性。

《规定》要求,新建、改扩建工程要严格落实雷电防护装置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步设计、施工、验收),从源头保障安全;针对爆炸及火灾高危场所,防雷装置检测频次由常规标准提升至每半年一次,通过全流程管控规范市场行为。此外,我市还将推动防雷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跨部门信息互通共享。

作为防雷重点区域的农村地区,《规定》针对农村雷电防御薄弱问题,明确将雷电防护装置安装维护纳入农村公益事业计划,优先在学校、候车亭、种养殖区等公共场所加装设备。同时,气象部门将加强农村监测预警设施建设,与农业农村、教育等部门协同开展科普教育,提升村民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该《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河源市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迈入法治化、标准化的新阶段,进一步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支撑。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新规的实施,实现“全社会防雷意识显著提升、重点场所防护实现全覆盖、雷电灾害损失持续下降”三大目标,以制度化和科技化的手段,筑牢安全防线,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屏障,为推动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保驾护航。

 






上一篇:我市举行2025年度防汛应急演练 筑牢防汛救灾安全防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