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7月15日起施行 自愿申领网号网证防范信息泄露
本报讯 据新华社消息,为破解公民身份信息网络泄露难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近日联合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推广应用公共服务。
《管理办法》规定,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以自愿向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
简单来说,网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管理办法》明确,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
“网号、网证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证件,也不强制使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于锐说,“是自愿选择使用的,一种更加安全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据介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于2023年6月上线,已在主要互联网平台和政务服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等行业领域开展试点应用。
进一步推广应用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提出,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按照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鼓励互联网平台按照自愿原则接入公共服务,用以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管理办法将于7月15日起施行。
上一篇:农机+北斗“慧”就夏粮丰收新图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鱼灯夜游、低空飞行、“非遗”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