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戴小茜 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前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针对节日热销食品、重点场所及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执法人员来到市食品检验所,实地查看检验人员开展食品抽检工作。据了解,为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市食品检验所针对与端午节密切相关的粽子等节令食品,以及大米、食用油等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种加大抽检力度,通过专业、精准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检查节日热销食品。
随后,执法人员到源城区中心市场、万隆城沃尔玛超市,重点检查了市场、超市销售的粽子、猪肉、米、面、油等产品。对于预包装粽子,执法人员仔细核对产品的标签标识,检查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生产厂家等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对于散装粽子,查看其存放环境是否卫生,是否在显著位置标明相关信息,并检查粽叶是否存在霉变、异味等问题。除了对粽子的质量、标签标识进行检查外,还关注粽子礼盒是否存在过度包装现象。
据介绍,为做好端午期间食品安全保障,连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结合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紧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肉制品生产经营者等重点区域,聚焦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以米面粮油、湿粉、肉制品、酒类、节令食品等为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做好食品安全贮存管理及自查。截至目前,我市共开展粽子专项抽检23批次,合格23批次,合格率100%;共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10230批次,发现不合格56批次,不合格产品已依法下架并跟踪溯源。
除此之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通过公众号发布端午节日食品安全消费警示,在农贸市场等区域组织开展“你点我检”等方式,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和消费常识宣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鱼灯夜游、低空飞行、“非遗”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