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 预防“两热”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当前正值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高发期,市民群众应重点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四类疾病,并做好防护。
近期,随着秋季学期开学,旅游和返乡人员陆续返回,人员流动增加,并叠加台风、降雨频繁和适宜气温影响,媒介伊蚊将进一步活跃,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风险增加。这两种疾病都经伊蚊叮咬传播,不会人传人。但蚊子叮咬病人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增殖,带毒的蚊子再叮其他人就会造成传播,人人都可能中招。因此,做好防护尤为重要。
市疾控中心提醒,清理积水是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最有效的办法。市民群众要及时清理各类积水容器,定时疏通沟渠、清淤泥杂草,排清房前屋后等处的积水。要做好防叮咬措施,装好纱门纱窗,涂驱蚊液,少在树荫草丛凉亭逗留等。12天内去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区或14天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且出现可疑症状的,要马上就医并告诉医生旅行史,并配合卫健和疾控部门做好防控,保护家人和他人。
同时,4-7月、9-10月也是我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季,托幼机构、小学低年级容易“一传多”,导致聚集性疫情。市民群众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观察、勤清洁、打疫苗,一旦孩子有手、足、口、臀出疹等症状,及时就医。校园要做好晨午检和缺勤追踪,做好清洁消毒和健康宣教工作,生病幼儿要在家休息,症状全消1周或发病满14天才能返校。
此外,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等排泄物、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环境、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摄入病人呕吐或排便时形成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福利院、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发生暴发疫情风险较高。市民群众饭前便后要洗手,定期开窗通风,食物要煮熟,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若出现诺如感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患者患病后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隔离,重症患者需送院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