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新江街道积极建设“和亭美社”品牌 打造“一核多元共治”社区治理共同体
多元共治春风暖,万家同心岁月甜。近年来,源城区新江街道以朱门亭社区为试点,聚焦多元共治,推动基层治理资源集约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常态化、机制长效化,积极推动“和亭美社”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一核多元共治”社区治理共同体。
市民乐享社区休闲时光。
强化“一核”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
朱门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强组织体系、整合资源力量、延伸服务触角,为“一核多元共治”社区治理共同体提供坚实保障。
朱门亭社区注重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强“四个万家”“平安直联”“红色订单”等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深化“大党委”协同机制,建立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季度会商等联动机制,协调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实现资源整合与责任共担;实行综合网格治理,建立“七有”综合网格治理机制,设置10个综合网格,构建“网格预警+入户走访”双向联系机制,延伸治理末梢,贴身服务群众。
凝聚“多元”合力优化社区治理服务
朱门亭社区主动作为,凝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合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格局。激活居民自治内生动力,通过“民意亭”座谈、“红色订单”微心愿、民意箱意见征集广泛征求民意,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整合社区办公资源服务群众,围绕“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要求,不仅设置“书香美社”、亲子乐园、书画展览等功能场室,还打造了“和亭有礼”志愿积分服务活动礼品兑换区等多元功能场所,让社区生活气息愈发浓郁。
同时,该社区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和美共富工坊”,举办手工艺技能培训,帮扶困难群体100余人灵活就业。
深耕“共治”实践构建和谐社区生态
围绕“大事要事共同商议、矛盾纠纷共同化解、文明风尚共同培育”要求,朱门亭社区积极推动治理效能与文明风尚双提升。
朱门亭社区健全协商议事长效机制,依托“民意亭”“党群微家”阵地,不定期举办“街坊恳谈会”,形成“有事共同商议,问题共同解决”的良好局面。同时,打造“江记·珍姐和美调解室”,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整合法律顾问、社区党员等力量,落实“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回访”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此外,一直以来,该社区还十分重视培育社区文明风尚,通过快板、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和亭微课”,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运动会”等主题活动,培育舞蹈队2支、乐队1支、篮球队2支,经常性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社区文明风尚进一步提升。
共享“和美”成果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朱门亭社区聚焦困难群体、新就业群体需求,开展关爱帮扶和便民服务活动,引导辖区单位提供资源,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健全助困帮困服务机制,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清单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助困、助学活动;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依托“骑手驿站”,提供休息、充电等暖心服务,优化门岗登记流程、开放配送“绿色通道”,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引导社会资源开放共享,聚焦资源共享,引导辖区邮政公司停车场、“爱心驿站”等公共资源免费向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接下来,新江街道将坚持以“一核多元共治”为主线,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力量、深耕共治实践、共享和美成果,进一步打造“和亭美社”品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本报记者 吴心怡 通讯员 张凤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