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 阅读新闻

让“真金白银”加速兑现 源城法院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吴法官,我父亲的15万元救命钱都收到了,他特地交代我跟您说声‘谢谢’!”近日,源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源城法院)执结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申请执行人老宋的儿子小宋给执行法官吴剑锋打来电话,在电话里连声道谢。

意外受伤 执行工作陷僵局

事情还要从2021年4月的一场意外说起。那年,老宋在工地施工作业时,不慎从工地三楼坠落到二楼,导致大腿被钢筋扎穿及身体多处重伤,被送至医院后开始了漫长的住院治疗过程。为了讨个公道,老宋一纸诉状将张某(化姓)和某公司告到了源城法院,要求赔偿相关费用。

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决张某赔偿除前期垫付的20万元以外,还需赔偿老宋15万余元,某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然而,判决生效后,张某和某公司均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无奈之下,老宋向源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5年2月执行立案后,吴剑锋接手案件,他迅速开展工作。经调查,案涉某公司于2021年7月已撤场不再正常经营,名下也无财产可供执行。而张某,查询结果显示其名下既无存款也无房产可供执行,将其名下保单现金价值冻结、提取后,也仅执行到位2万元。

“法官,我丈夫现在生活自理困难,没办法工作,还需要家里人照顾,如果还拿不到赔偿,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了……”老宋的家属不时到法院诉说老宋的伤情并询问执行情况。

承办法官很为老宋的情况担忧,多次联系张某要求其履行赔偿义务。“我的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富裕,之前赔偿了20万元,现在我连保单都拿出来还债了,真的无法拿出更多的钱了。”张某无奈地表示。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苦寻线索 峰回路转护权益

临近端午,老宋的妻子肖大姐再次来到法院找到承办法官。看着肖大姐布满沧桑的脸,承办法官深知救命钱等不得,下定决心要尽快将赔偿款执行到位,让老宋安心养病、一家人正常生活。

承办法官召集团队干警集思广益,面对执行困境,团队一致决定从案卷材料重新梳理线索做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梳理,执行团队发现被执行人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大股东李某(化姓)名下一银行账户交易明细显示,该账户余额有40多万元,且该账户还在收取公司车位停车费、管理商铺租金。发现这一情况后,法官立即作出执行裁定,于当天下午冻结该账户部分存款。

随后,法官将李某传唤到庭,耐心劝导李某。一方面,从法律角度释明其作为公司大股东,在公司存在债务未清偿的情况下,使用其个人账户收取公司的经营收入,系规避执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并告知其如仍不履行相应义务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从情理角度,告知李某老宋一家的近况,劝导他将心比心,体谅对方的艰难处境。

在法院强大的执行压力与法律威慑下,李某称其个人愿意负担剩余未执行到位的赔偿款,但请求不再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承办法官将这一情况告知老宋,征询老宋的意见。老宋同意了李某的履行方案,并授权儿子小宋到法院办理相关领款手续。

第二天,小宋第一时间给吴剑锋打来电话,报告了赔偿款已经全部到账的好消息,并表示他们一家已买好火车票准备回四川老家好好生活。至此,该案圆满执结。

民生无小事。每一件民生案件的背后都是群众的殷切期盼,源城法院执行干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法治的阳光温暖当事人的生活。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徐晓曦 王丽莎

 






上一篇:源城区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织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