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 阅读新闻

建筑垃圾有“归宿” 社区环境更宜居 源城区东埔街道创新治理模式,破解建筑垃圾管理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人居环境品质,源城区东埔街道通过创新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模式,从政府引领、国企主导、企业共赢、严格执法、网格闭环五个方面齐发力,让曾经的建筑垃圾“重灾区”变身整洁宜居新家园,朝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人居环境目标稳步迈进,为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模式:城乡面貌焕新蝶变

“以前这里建筑垃圾成堆,现在清理干净了,住着舒心多了!”东埔街道居民的感慨,道出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显著成效。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垃圾乱倾倒、大件垃圾乱堆放问题一度成为困扰居民的“老大难”,尤其在待建地、闲置地等薄弱区域更为突出。为此,东埔街道将建筑垃圾治理作为环境提升的“重头戏”,创新构建“街道+国企+企业+执法+网格”多元共治体系,推动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力”转变,实现环境整治长效化。

据了解,东埔街道充分发挥镇街国企主力军作用,联合第三方专业公司,通过出租代管用地模式,在文星路设立首个核准备案的建筑垃圾临时收集点。该收集点实现垃圾统一收纳、及时转运、环保处置,既解决清运距离远的问题,又避免扰民和二次污染。同时,企业还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免费清理80余处违规堆放点,捐赠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助力智能监管,形成“专业服务+社会回馈”的共赢模式,为建设美丽家园注入持续动能。

执法+网格:筑牢长效监管防线

在建筑垃圾治理中,东埔街道执法力度毫不松懈,构建起“网格员摸排-摄像头取证-执法监督”的完整处置链条。网格员化身“移动探头”,深入排查织密一线监管网;智能摄像头24小时值守,精准捕捉为执法固定铁证;执法人员依法处置,以“零容忍”态度形成强大震慑,形成48小时内快速处置流程。截至目前,已依法处理5起违规乱倾倒行为,有效提升了街巷整体环境,整洁有序的面貌赢得居民点赞。

同时,为巩固清理成果,防止问题反弹,东埔街道建立“摸排-宣导-督改-回头看”网格全流程工作闭环。各片区网格员定期摸排、登记施工信息、建立动态台账,同步向商铺、居民及施工者发放《建筑垃圾规范处置倡议书》,引导规范处置行为,落实建筑垃圾去向登记,并通过多次“回头看”检查巩固成效,形成“边巡查、边宣传、边督改、边回头看”模式,将精细化管理延伸至每个商铺和居民,破解了监管与处置难题,形成从源头到处置的完整管理闭环。

人居环境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接下来,东埔街道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网格队伍为基石,以社会协同为动力,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为基层环境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精细化样本。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李春华

 






上一篇:办实事 解民忧 暖民心 源城区源西街道岭塘社区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居民点赞表扬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